×

Loading...

转贴:问题来了:未来苹果和谷歌到底哪家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日前,前苹果公司CEO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称,他认为在科技领域中作出下一个重大创新的很可能不会是苹果公司,而会是谷歌等其他公司。他认为谷歌未来作出重大创新的可能性很可能高于苹果等公司,苹果还留在老路上,只是在不断改进现有产品而已。

  但笔者想顺着这一点通过自己的思路尽可能发散并详尽的谈谈,即未来究竟是谷歌的,还是苹果的?

  Android: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苹果与谷歌的未来对决必然首先要看iOS与Android两款操作系统对于开发者的吸引程度与后续发展趋势。而事实上这里面还有些历史纠葛。谷歌前 CEO现任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于 2006~2009年8月三年间担任苹果董事。而当时的施密特具备两种身份:既是谷歌的首席执行官又是苹果董事会的董事。谷歌在2005年花5000万美元收购 Android 后就一直在进行Android的原型机的研发。后来我们看到的Android 原型机当然与后来的 iPhone全触屏机并无太大区别。之后,谷歌的 Android 系列手机攻城略迅速发展。

  当然,这让乔布斯十分震怒,他自然非常清楚施密特在其中的暗地推动作用,乔布斯和施密特也因此反目,乔布斯后来说:“我将用尽我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将不惜花掉苹果存在银行里的400亿美元来纠正这件事。我要摧毁Android,因为它是一件偷来的产品。我愿意对此发起一场核战争。”但随着乔布斯因癌症离世,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显然已经无法完成乔布斯要消灭Android的遗愿。用《反脆弱》一书的观点来看的话,即Android在与iOS的长期对战中,具备了强大的反脆弱力。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这句话应用于Android身上同样合适。今天Android已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80%的份额,谷歌现在以Android作为系统底层核心,把手机、汽车、穿戴、家电、笔记本等智能手机与相关智能硬件广泛的连接起来,这是谷歌连接一切的核心。

  iOS未来依赖于iPhone硬件的销量 Android可通过软件服务寻找值服务盈利点

  我们再来看两者软件生态的布局。笔者认为,苹果的软件生态的优势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要看对手是谁,与三星和当时的诺基亚相比,苹果当然在软件布局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但与谷歌相比,却有可能略输一筹,而且未来的差距会加大,苹果的封闭体系决定其在软件布局的时候,不能对硬件创新怠慢,甚至,用户对苹果硬件创新的期待要高于软件创新。因为时尚感与高端品牌调性必然是首先最直观的反应在苹果硬件上。而苹果的品牌溢价需要苹果长期保持高端产品的定位,对于企业而言,很难保持在高端品牌的同时,还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盈利能力,而投入研发资源来推出利润更高、性能更高硬件产品是保持苹果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那么苹果的软肋就在于,随着全球智能机技术成熟,硬件技术边际效应递减,智能机开始转移到靠软件的增值服务赚钱,硬件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而苹果则需要长期维持硬件的高价格与高利润,这个难度是可想而知。

  而谷歌则不一样。谷歌由互联网平台与软件布局延伸至硬件,软件与互联网服务与平台建设是其基因,而软件与互联网服务随着时间越久则扎根越深生态链越完善,其核心优势就越强悍。我们看到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几乎已经连接了谷歌可以连接的硬件,包括手机、汽车、穿戴、家电、笔记本等,我们看到在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就发布了八大新品,包括;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系统、车载系统Android Auto、Chromecast电视棒和Chromebook以及新一代操作系统Android L与Android TV应用程序、Google Fit健康管理平台。谷歌可通过Android进而连接一切,通过谷歌搜索引擎的大数据优势,掌控用户基于硬件使用的各种数据进而转化为更优的用户体验并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而谷歌相对于苹果的优势还在于可以不依赖硬件盈利,比如基于推出的针对低价手机的Android One平台,据说谷歌可以将目前Android手机的价格降低到100美元左右,这必然将那些尚在使用功能手机用户也拉入到谷歌平台。对于谷歌而言,互联网和软件生态是其天生的优势基因,而硬件是辅助,不依赖硬件盈利是谷歌的互联网基因决定的,依赖连接一切的布局,谷歌进而可找到软件增值服务的盈利点。

  因此随着后续Android的体验愈加完善,在摩尔定律与谷歌Android系统更完善的双重压力下,那么苹果高端手机价格将持续受到冲击,届时苹果可能也将会面临与三星同样的危机,我们看到三星在目前智能手机硬件发展到顶端之后,横向一体化的硬件供应链优势逐渐消失,而三星的品牌价值也开始缩水,用户会在在硬件体验差不多的情况下,买一个价格与硬件配置方面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手机。这也是国产手机可以在低端市场以性价比优势强势抢夺三星份额的原因。

  在未来,如果苹果硬件表现持续创新乏力,而Android系统体验又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苹果将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下,品牌溢价也或将面临缩水,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未来,用户又有什么理由要买一个价格高企,但又与Android手机在软硬件体验差不多的苹果手机呢?

  iOS 对决Android:开放性生态体系稳固性与抗风险性更强,未来更有想象空间

  苹果在硬件上的高端属性决定其必然依赖硬件作为盈利的最大来源,苹果从一开始就被创始人乔布斯采取了一种相对封闭却有比较完善的生态链布局。苹果与生俱来的是硬件创新的基因,iOS系统与软件布局是附在硬件上与用户的核心连接点。很多人说iOS是苹果的核心优势,在系统体验等方面超过Android,但是Android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伴随着系统的完善与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

  我们看到,今年谷歌发布新一代Nexus 6,基本是顶配,再搭配随同发布的Android L,看的出来谷歌卡位苹果大屏iPhone 6 Plus的意味明显。目前业界人士郑峻有观点认为:”从Android 4.0开始,谷歌就有意放慢了此前奔放而凌乱的开发速度,而开始沉淀打造Android的实际体验。前年重新打造统一的Play Store商店,去年随着Android 4.4推出新运行模式ART,今年通过Android L统一应用界面设计,可以看到谷歌在这方面的实际用心,试图证明Android体验并不一定比iPhone差。”

  而笔者还看到一点,即谷歌Android后面有一帮小弟,全球的大多数软件开发商与全球几乎除苹果之外的智能机厂商(三星、中华酷联小米、HTC、OPPO、摩托罗拉等)都是依附于Android 系统,可以这么认为,Android后面带着一帮小弟在与iOS对战。而Android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就在于,众多手机厂商依附在Android操作系统,即便Android的主力品牌三星手机下滑,但必然有另外的厂商(中华酷联小米等)崛起,因此,Android体系的硬件厂商的总能量与总实力可以保持恒定与基本平衡,这样也保持Android的用户量与软件开发商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Android的稳定性。

  而目前业界普遍的看法是,iPhone系统手机从iPhone5便开始表现创新乏力,到iPhone6推出大屏手机更为认为是一种追随。而硬件技术与工艺持续表现创新乏力,必然让粉丝预期不断受挫,若未来iPhone硬件上持续平庸而导致销量下滑,那么iOS系统要依附于哪一款手机之上?换句话说,苹果流畅易用的iOS系统也是苹果除硬件创新之外的另一大杀手锏,但iOS系统的封闭性决定其对iPhone系列手机具有高度依赖性,因此,iPhone硬件的受欢迎程度决定其操作系统与软件布局的有效性,事实上,作为一家时尚科技公司的定位,苹果硬件工艺的创新乏力将使得苹果在魅力上大打扣折。

  在乔布斯时代,依赖硬件创新与工艺设计带来的品牌溢价可以与整个Android体系抗衡,在乔布斯之后,逐渐平庸的苹果还能否扛得住谷歌的压力则很难说,换句话说,谷歌背后是一个强大的软硬一体的开放的生态,iOS背后则是一个软硬一体的封闭的生态。而谷歌开放的生态也是由谷歌的互联网开放的基因决定。而从分析看出,开放生态的健康性则优于封闭帝国。

  收购策略:谷歌在探索下一次科技创新与入口 苹果在融合加固已有优势

  再看收购策略,谷歌是以互联网软件、平台、网络服务为核心业务进而延伸到硬件布局,苹果以以硬件为核心业务延伸到软件生态布局;而后者则以互联网软件、平台、网络服务为核心业务进而延伸到硬件布局。事实上笔者之前也谈过这种观点,即以硬件为核心发展到软件的布局风险性更高。这篇文章也会涉及这个观点。首先来看,谷歌以软件互联网服务为核心往硬件领域的布局近年来有哪些亮点?

  谷歌在2014年以高达30亿美元机器人工程技术厂商波士顿动力、5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公司Deep Mind、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谷歌的收购甚至扩充到生物性公司、太阳能公司等。另外,谷歌针对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又发布了Android Wear系统。我们看到,谷歌的收购策略涉及的领域包括机器人、增强现实、人工智能还有物联网。意图也非常明确:不断探索下一次科技创新革命与入口。

  再看苹果近年的收购。在2014年,苹果收购的公司具备典型代表性的包括以色列3D传感技术公司PrimeSense、社交媒体分析公司Topsy、地图应用公司Broadmap和云笔记应用Catch、室内导航技术公司WiFiSlam、加拿大地图数据公司Locationary、交通导航服务应用商HopStop、通讯芯片开发商Passif半导体、视频推荐网站Matcha、公交应用开发商Embark和移动数据压缩公司AlgoTrim等。

  可以看出,苹果涉及的收购的公司大多是涉及到小而美的软件领域的公司。无论是针对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公司还是地图应用公司又或者是针对流媒体音乐服务Beats的收购,苹果的收购都是为了补齐自身在社交、地图、音乐服务等方面的业务短板以及强化内容软件生态进而推动硬件的销量与市场占有率。那么这所有的业务,都会融入iOS封闭生态圈之中,即融合已有优势。

  这也是有必然原因的,苹果以硬件为盈利的核心,硬件上的技术创新大胆尝试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户需求(比如苹果大屏手机)已知的情况下,维持性创新相对更为稳妥与安全。目前来看,iOS系统相对完善,所以苹果的收购策略相对而言不敢跨界太远,小心翼翼有如履薄冰之感。另外,在摩尔定律之下,硬件发展到顶端后必然驱使苹果打造强大的软件生态与谷歌抗衡,这是顺势而为的必然之举。

  而这在目前苹果的现状可以反映出来,苹果目前带来更多的是维持性创新,而不是颠覆性创新。我们看到,iPhone6的20 纳米CPU配合更大的电池针对续航提升做提升,针对iOS,苹果展示了一系列软件中心,整合了健康和健身数据。iPhone 6 Plue还添加了对光学防抖的支持。在新iPad身上,则比之前有更薄的机身(iPad Air 2比上一代薄18%),更好的屏幕(iPad Air 2),更好的处理器(采用苹果公司的A8X处理器), iPad mini 3甚至在外观没变、屏幕没变、配置没变都没变,唯一亮点在于新增Touch ID。苹果精通维持性创新的门道,在发布会上针对每款新品带来一个或几个新特色功能大做文章已成为苹果近几次发布会的固有思路。

  我们看到iPhone6与新iPad 在硬件上已经基本没有太多亮眼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功能上的小修小补。而维持性创新则意味着守成,这无疑也是苹果的领路人库克对自己的定位。库克时代的苹果,战略核心开始渐渐有了不同,即围绕iOS持续打造的封闭系统,而苹果所做的一切均是为iOS封闭系统更加稳固以及资本市场对苹果持续盈利能力的认可而不是探索下一次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结语

  回到之前的话题,苹果如果在硬件表现为持续创新乏力,而Android系统与软件生态上的体验越来越完善,苹果的生态将会变得脆弱,这决定软件开发商与用户更多倒向Android还是iOS。可以看出,布局未来或下一个科技创新点,苹果无疑比谷歌更有压力而且更加焦虑。

  笔者同时认为,谷歌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断试错。因为即便试错,以搜索引擎为盈利与战略核心的基础业务也并不会动摇,这个逻辑也同样可以对应到国内百度对于智能硬件广泛的战略布局策略。

  而谷歌无论在智能硬件、未来科技或是智能手机硬件等领域的布局,即便无收成,谷歌在搜索引擎的核心业务也几乎无人可撼动,从目前来看,Google的收购类似于一个环绕的星系形状架构,外围构建护城河,核心基地稳固之后,开始向外扩不断扩殖,扩大疆域范围与想象空间,各个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也非常明显,基本上梳理出了一个难以颠覆的宏大帝国的基础模型。因此谷歌探索新科技的步伐更为稳健与轻松,也并不执着于去针对短板的布局,并可有更多精力与时间来不断投资布局智能硬件、生科技物公司、太阳能公司等,这么来看,下一个入口与科技创新无疑更有可能会被步伐更为稳健,更具开放生态与科技探索精神的谷歌抓在手里,当初慧眼拿下Android,也证明了谷歌收购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而苹果与谷歌的野心都在于连接一切,这与国内BAT在战略上其实也不谋而合。相对而言,苹果连接一切的基础在于硬件的销量能否圈住更广泛的用户,因为苹果硬件作为iOS系统的基石,硬件在用户上的占有量是iOS系统连接一切的基础,危机感更重焦虑更深也是必然。而前面提到,谷歌的Android体系的开放性,使得硬件厂商的总能量与总实力与总用户可以保持恒定与基本平衡,而谷歌连接一切则在于Android系统为纽带,谷歌搜索引擎搭建的互联网平台作为服务基础,可将技术、服务、用户开放给更广泛的软硬件厂商,基于本身的大数据与互联网根深蒂固的技术、用户、服务与平台优势,着眼于未来科技连接一切便有了更多想象空间,在未来,谷歌前景更为可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工作学习 / 科技领域杂谈 / 转贴:问题来了:未来苹果和谷歌到底哪家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日前,前苹果公司CEO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称,他认为在科技领域中作出下一个重大创新的很可能不会是苹果公司,而会是谷歌等其他公司。他认为谷歌未来作出重大创新的可能性很可能高于苹果等公司,苹果还留在老路上,只是在不断改进现有产品而已。

      但笔者想顺着这一点通过自己的思路尽可能发散并详尽的谈谈,即未来究竟是谷歌的,还是苹果的?

      Android: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苹果与谷歌的未来对决必然首先要看iOS与Android两款操作系统对于开发者的吸引程度与后续发展趋势。而事实上这里面还有些历史纠葛。谷歌前 CEO现任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于 2006~2009年8月三年间担任苹果董事。而当时的施密特具备两种身份:既是谷歌的首席执行官又是苹果董事会的董事。谷歌在2005年花5000万美元收购 Android 后就一直在进行Android的原型机的研发。后来我们看到的Android 原型机当然与后来的 iPhone全触屏机并无太大区别。之后,谷歌的 Android 系列手机攻城略迅速发展。

      当然,这让乔布斯十分震怒,他自然非常清楚施密特在其中的暗地推动作用,乔布斯和施密特也因此反目,乔布斯后来说:“我将用尽我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将不惜花掉苹果存在银行里的400亿美元来纠正这件事。我要摧毁Android,因为它是一件偷来的产品。我愿意对此发起一场核战争。”但随着乔布斯因癌症离世,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显然已经无法完成乔布斯要消灭Android的遗愿。用《反脆弱》一书的观点来看的话,即Android在与iOS的长期对战中,具备了强大的反脆弱力。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这句话应用于Android身上同样合适。今天Android已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80%的份额,谷歌现在以Android作为系统底层核心,把手机、汽车、穿戴、家电、笔记本等智能手机与相关智能硬件广泛的连接起来,这是谷歌连接一切的核心。

      iOS未来依赖于iPhone硬件的销量 Android可通过软件服务寻找值服务盈利点

      我们再来看两者软件生态的布局。笔者认为,苹果的软件生态的优势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要看对手是谁,与三星和当时的诺基亚相比,苹果当然在软件布局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但与谷歌相比,却有可能略输一筹,而且未来的差距会加大,苹果的封闭体系决定其在软件布局的时候,不能对硬件创新怠慢,甚至,用户对苹果硬件创新的期待要高于软件创新。因为时尚感与高端品牌调性必然是首先最直观的反应在苹果硬件上。而苹果的品牌溢价需要苹果长期保持高端产品的定位,对于企业而言,很难保持在高端品牌的同时,还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盈利能力,而投入研发资源来推出利润更高、性能更高硬件产品是保持苹果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那么苹果的软肋就在于,随着全球智能机技术成熟,硬件技术边际效应递减,智能机开始转移到靠软件的增值服务赚钱,硬件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而苹果则需要长期维持硬件的高价格与高利润,这个难度是可想而知。

      而谷歌则不一样。谷歌由互联网平台与软件布局延伸至硬件,软件与互联网服务与平台建设是其基因,而软件与互联网服务随着时间越久则扎根越深生态链越完善,其核心优势就越强悍。我们看到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几乎已经连接了谷歌可以连接的硬件,包括手机、汽车、穿戴、家电、笔记本等,我们看到在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就发布了八大新品,包括;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系统、车载系统Android Auto、Chromecast电视棒和Chromebook以及新一代操作系统Android L与Android TV应用程序、Google Fit健康管理平台。谷歌可通过Android进而连接一切,通过谷歌搜索引擎的大数据优势,掌控用户基于硬件使用的各种数据进而转化为更优的用户体验并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而谷歌相对于苹果的优势还在于可以不依赖硬件盈利,比如基于推出的针对低价手机的Android One平台,据说谷歌可以将目前Android手机的价格降低到100美元左右,这必然将那些尚在使用功能手机用户也拉入到谷歌平台。对于谷歌而言,互联网和软件生态是其天生的优势基因,而硬件是辅助,不依赖硬件盈利是谷歌的互联网基因决定的,依赖连接一切的布局,谷歌进而可找到软件增值服务的盈利点。

      因此随着后续Android的体验愈加完善,在摩尔定律与谷歌Android系统更完善的双重压力下,那么苹果高端手机价格将持续受到冲击,届时苹果可能也将会面临与三星同样的危机,我们看到三星在目前智能手机硬件发展到顶端之后,横向一体化的硬件供应链优势逐渐消失,而三星的品牌价值也开始缩水,用户会在在硬件体验差不多的情况下,买一个价格与硬件配置方面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手机。这也是国产手机可以在低端市场以性价比优势强势抢夺三星份额的原因。

      在未来,如果苹果硬件表现持续创新乏力,而Android系统体验又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苹果将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下,品牌溢价也或将面临缩水,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未来,用户又有什么理由要买一个价格高企,但又与Android手机在软硬件体验差不多的苹果手机呢?

      iOS 对决Android:开放性生态体系稳固性与抗风险性更强,未来更有想象空间

      苹果在硬件上的高端属性决定其必然依赖硬件作为盈利的最大来源,苹果从一开始就被创始人乔布斯采取了一种相对封闭却有比较完善的生态链布局。苹果与生俱来的是硬件创新的基因,iOS系统与软件布局是附在硬件上与用户的核心连接点。很多人说iOS是苹果的核心优势,在系统体验等方面超过Android,但是Android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伴随着系统的完善与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

      我们看到,今年谷歌发布新一代Nexus 6,基本是顶配,再搭配随同发布的Android L,看的出来谷歌卡位苹果大屏iPhone 6 Plus的意味明显。目前业界人士郑峻有观点认为:”从Android 4.0开始,谷歌就有意放慢了此前奔放而凌乱的开发速度,而开始沉淀打造Android的实际体验。前年重新打造统一的Play Store商店,去年随着Android 4.4推出新运行模式ART,今年通过Android L统一应用界面设计,可以看到谷歌在这方面的实际用心,试图证明Android体验并不一定比iPhone差。”

      而笔者还看到一点,即谷歌Android后面有一帮小弟,全球的大多数软件开发商与全球几乎除苹果之外的智能机厂商(三星、中华酷联小米、HTC、OPPO、摩托罗拉等)都是依附于Android 系统,可以这么认为,Android后面带着一帮小弟在与iOS对战。而Android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就在于,众多手机厂商依附在Android操作系统,即便Android的主力品牌三星手机下滑,但必然有另外的厂商(中华酷联小米等)崛起,因此,Android体系的硬件厂商的总能量与总实力可以保持恒定与基本平衡,这样也保持Android的用户量与软件开发商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Android的稳定性。

      而目前业界普遍的看法是,iPhone系统手机从iPhone5便开始表现创新乏力,到iPhone6推出大屏手机更为认为是一种追随。而硬件技术与工艺持续表现创新乏力,必然让粉丝预期不断受挫,若未来iPhone硬件上持续平庸而导致销量下滑,那么iOS系统要依附于哪一款手机之上?换句话说,苹果流畅易用的iOS系统也是苹果除硬件创新之外的另一大杀手锏,但iOS系统的封闭性决定其对iPhone系列手机具有高度依赖性,因此,iPhone硬件的受欢迎程度决定其操作系统与软件布局的有效性,事实上,作为一家时尚科技公司的定位,苹果硬件工艺的创新乏力将使得苹果在魅力上大打扣折。

      在乔布斯时代,依赖硬件创新与工艺设计带来的品牌溢价可以与整个Android体系抗衡,在乔布斯之后,逐渐平庸的苹果还能否扛得住谷歌的压力则很难说,换句话说,谷歌背后是一个强大的软硬一体的开放的生态,iOS背后则是一个软硬一体的封闭的生态。而谷歌开放的生态也是由谷歌的互联网开放的基因决定。而从分析看出,开放生态的健康性则优于封闭帝国。

      收购策略:谷歌在探索下一次科技创新与入口 苹果在融合加固已有优势

      再看收购策略,谷歌是以互联网软件、平台、网络服务为核心业务进而延伸到硬件布局,苹果以以硬件为核心业务延伸到软件生态布局;而后者则以互联网软件、平台、网络服务为核心业务进而延伸到硬件布局。事实上笔者之前也谈过这种观点,即以硬件为核心发展到软件的布局风险性更高。这篇文章也会涉及这个观点。首先来看,谷歌以软件互联网服务为核心往硬件领域的布局近年来有哪些亮点?

      谷歌在2014年以高达30亿美元机器人工程技术厂商波士顿动力、5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公司Deep Mind、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谷歌的收购甚至扩充到生物性公司、太阳能公司等。另外,谷歌针对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又发布了Android Wear系统。我们看到,谷歌的收购策略涉及的领域包括机器人、增强现实、人工智能还有物联网。意图也非常明确:不断探索下一次科技创新革命与入口。

      再看苹果近年的收购。在2014年,苹果收购的公司具备典型代表性的包括以色列3D传感技术公司PrimeSense、社交媒体分析公司Topsy、地图应用公司Broadmap和云笔记应用Catch、室内导航技术公司WiFiSlam、加拿大地图数据公司Locationary、交通导航服务应用商HopStop、通讯芯片开发商Passif半导体、视频推荐网站Matcha、公交应用开发商Embark和移动数据压缩公司AlgoTrim等。

      可以看出,苹果涉及的收购的公司大多是涉及到小而美的软件领域的公司。无论是针对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公司还是地图应用公司又或者是针对流媒体音乐服务Beats的收购,苹果的收购都是为了补齐自身在社交、地图、音乐服务等方面的业务短板以及强化内容软件生态进而推动硬件的销量与市场占有率。那么这所有的业务,都会融入iOS封闭生态圈之中,即融合已有优势。

      这也是有必然原因的,苹果以硬件为盈利的核心,硬件上的技术创新大胆尝试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户需求(比如苹果大屏手机)已知的情况下,维持性创新相对更为稳妥与安全。目前来看,iOS系统相对完善,所以苹果的收购策略相对而言不敢跨界太远,小心翼翼有如履薄冰之感。另外,在摩尔定律之下,硬件发展到顶端后必然驱使苹果打造强大的软件生态与谷歌抗衡,这是顺势而为的必然之举。

      而这在目前苹果的现状可以反映出来,苹果目前带来更多的是维持性创新,而不是颠覆性创新。我们看到,iPhone6的20 纳米CPU配合更大的电池针对续航提升做提升,针对iOS,苹果展示了一系列软件中心,整合了健康和健身数据。iPhone 6 Plue还添加了对光学防抖的支持。在新iPad身上,则比之前有更薄的机身(iPad Air 2比上一代薄18%),更好的屏幕(iPad Air 2),更好的处理器(采用苹果公司的A8X处理器), iPad mini 3甚至在外观没变、屏幕没变、配置没变都没变,唯一亮点在于新增Touch ID。苹果精通维持性创新的门道,在发布会上针对每款新品带来一个或几个新特色功能大做文章已成为苹果近几次发布会的固有思路。

      我们看到iPhone6与新iPad 在硬件上已经基本没有太多亮眼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功能上的小修小补。而维持性创新则意味着守成,这无疑也是苹果的领路人库克对自己的定位。库克时代的苹果,战略核心开始渐渐有了不同,即围绕iOS持续打造的封闭系统,而苹果所做的一切均是为iOS封闭系统更加稳固以及资本市场对苹果持续盈利能力的认可而不是探索下一次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结语

      回到之前的话题,苹果如果在硬件表现为持续创新乏力,而Android系统与软件生态上的体验越来越完善,苹果的生态将会变得脆弱,这决定软件开发商与用户更多倒向Android还是iOS。可以看出,布局未来或下一个科技创新点,苹果无疑比谷歌更有压力而且更加焦虑。

      笔者同时认为,谷歌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断试错。因为即便试错,以搜索引擎为盈利与战略核心的基础业务也并不会动摇,这个逻辑也同样可以对应到国内百度对于智能硬件广泛的战略布局策略。

      而谷歌无论在智能硬件、未来科技或是智能手机硬件等领域的布局,即便无收成,谷歌在搜索引擎的核心业务也几乎无人可撼动,从目前来看,Google的收购类似于一个环绕的星系形状架构,外围构建护城河,核心基地稳固之后,开始向外扩不断扩殖,扩大疆域范围与想象空间,各个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也非常明显,基本上梳理出了一个难以颠覆的宏大帝国的基础模型。因此谷歌探索新科技的步伐更为稳健与轻松,也并不执着于去针对短板的布局,并可有更多精力与时间来不断投资布局智能硬件、生科技物公司、太阳能公司等,这么来看,下一个入口与科技创新无疑更有可能会被步伐更为稳健,更具开放生态与科技探索精神的谷歌抓在手里,当初慧眼拿下Android,也证明了谷歌收购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而苹果与谷歌的野心都在于连接一切,这与国内BAT在战略上其实也不谋而合。相对而言,苹果连接一切的基础在于硬件的销量能否圈住更广泛的用户,因为苹果硬件作为iOS系统的基石,硬件在用户上的占有量是iOS系统连接一切的基础,危机感更重焦虑更深也是必然。而前面提到,谷歌的Android体系的开放性,使得硬件厂商的总能量与总实力与总用户可以保持恒定与基本平衡,而谷歌连接一切则在于Android系统为纽带,谷歌搜索引擎搭建的互联网平台作为服务基础,可将技术、服务、用户开放给更广泛的软硬件厂商,基于本身的大数据与互联网根深蒂固的技术、用户、服务与平台优势,着眼于未来科技连接一切便有了更多想象空间,在未来,谷歌前景更为可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中心思想是:苹果已经失去了创新精神,而失去创新精神的苹果就只能吃老本,而老本总有吃完的一天
      • 作为用户,管那些做什么?现在苹果是最好的,就用它几年再说,又不是古代婚姻,一定终身。。。
        • 如果抛开使用成本,确实没什么。作为一个计算机老用户,记得当年苹果II余威犹在的时候,在学校的机器上玩游戏,写程序,好在当时没什么程序和游戏,也都不花钱,不过从苹果II的basic界面换到IBM的DOS界面还是要重新学习的,写的basic程序也不能用了,这就是使用成本
          ,当时是远远小于现在的操作系统使用成本的
      • 老本能吃多久?
      • 我觉得苹果能维持他们产品的质量就行了 创新对我本人来说没那么重要 就算谷歌新手机再怎么用新技术吸引人我也不会换 因为质量还是没保证。用过Android手机 用不来
    • 只看标题没看内容。我觉得苹果长周期没什么戏可看。SUN的下场会是它的下场,SUN还有很多自己的基本的东西。苹果有什么?这是开放码和封闭码的区别。
    • 说点不同观点:1. 谷歌不应和苹果比,因为苹果是硬件制造商,谷歌应该和微软去比。2. 在手机领域,苹果是目前最好的手机(不是之一)。前些日子看到一篇统计,在手机制造商中,苹果的毛利率是30%,三星是17%,其他厂商都不赚钱。还有
      一种说法是:手机利润的80%都是苹果的。看前几天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发售的火爆场面可见一斑。3. 苹果的前CEO乔布斯被神化了,他不在的苹果照样火。乔布斯一直反对大屏幕手机,如果他在,可能没有今天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也就没有发售当天,一天的预定就达400万部(iPhone 5一天的预定是200万部)。
      • 没有神话,没有乔教主就没有新苹果 :) iPad,iPhone都是教主独断专行的成功,教主只是反对大屏幕手机而不是触摸屏手机。作为一个果黑,我觉得目前也就是享有当代ironman美誉的Elon Musk比教主强
        • 在乔布斯去世的时候,有人说:乔布斯死了,苹果就完蛋了。我当时就说,苹果的成功,在于有一只精英的研发团队。苹果的手机,正是因为这只团队,所以才成为最好的手机。乔布斯的功劳,应当是主导了生产触摸屏手机这个决定。现在乔布斯不在了,可这个研发团队
          还在,所以苹果的手机还是最好的手机,和乔布斯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可以继续看下去,太远的不敢说,我觉得在一、二十年之内,苹果还将继续辉煌。
          • 质量还在,这跟团队很有关。但是创新没有以前强,这根乔布斯很大关系。前几天还在看mba第一次被介绍的那场发布会 即使这么多年后再看还是有被WOW的感觉。
            • 质量也不如教主时那么变态了。教主是完美主义者,像地图这么垃圾的软件教主不能放行的。看看苹果花了多少年才给出copy/paste这个功能的?这点我崇拜教主:要么干脆没有,要么就是世界第一
          • 你高看苹果了。从研发的角度,苹果并没有任何绝对领先的东西,过去苹果领先,靠得是乔教主过人的战略眼光而不是技术。当初苹果推地图我就说,如果教主在世这款软件绝对不可能出门的。现任的库克教主,守成都不行
            • 我们不必要在这里争论,十年以后可以再看这个帖子:苹果是“像SUN一样的垮掉”,还是像现在一样的果粉彻夜排队,等待iPhone11(或iPhone12?)的发售(据说在国内一部iPhone 6 Plus前些日子卖到了一万人民币)。
              • 哪用得着10年,最多5年
                • 5年够了,5年后苹果不会倒,谷歌也不会倒。
          • 看来又一个果粉。不要说十年二十年,我原来就说了Nokia、Moto的下场就是苹果的将来。Apple也就是凭着现在的Cash和原来积累下的用户和果粉,还能维持个3-5年,之后就会每况愈下了。
      • 苹果是目前最好的手机? Why?
      • 排队买iphone6/plus的都后悔了吧, 外观难看质量差, 后续销售一点也不好, 很多人看到实物后都打消了买iphone6的念头. 当年iphone4, iphone5上市的时候等很久都买不到货, 现在iphone6到处都是, 香港有些黄牛亏的都跳楼了.
        • 我严重怀疑你没用过苹果的东西。苹果的东西那么容易后悔。
    • 硬件的行业很容易赢者通吃(市场/专利等等原因),但android已经快后来居上了,这很说明一些问题了 ---- 让人搞不懂的是google在自己的强项上面频出昏招,比如google+... 其旗下一大波产品要么技术平平,要么叫好不叫座... 但在这个领域google一旦发力,别的公司很难抗衡...
      本来微软能有一拼,可惜十数年无作为了...
      • 说反了,纵观历史,硬件厂商都是风光时间长不了。。。反而操作系统,由于大型软件开发的支持,没法随便换。。。微软30多年了,还没有替代者。。。
        • intel
          • intel只是零件商,不是终端产品。。。
            • 而且intel掉沟里也不止一次了,只是过去的底子好,没有垮掉而已
            • 我的意思是如果厂商提供的是垂直解决方案,会比较容易在硬件上设置专利壁垒。比如苹果虽非纯硬件厂商,但第一个推出 multitouch smart phone,别的厂商比较为难。需要提供类似 features,还不能侵犯专利。
              但 google 基本已经赶上来了,苹果优势基本不在。
    • 现在看,苹果一点机会都没有。
    • iOS抓住了高质量的用户,使得在其平台上开发软件的商家容易赚钱。而Android的碎片化至今没有处理好。由于硬件种类繁多,软件厂商在其平台上进行测试非常困难。两者的客户群有不少区别。因此,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依旧是iPhone/iPad负责赚钱,Android负责普及智能手机平板
    • 各有利弊,谷歌的产品太单一,难有持续的大发展。苹果你们都说很多了,我就不说了。
      • 不对,google现在是太强大了,占有了太多太先进的技术,比如hadoop就起源于google, SDN从那里开始的? google...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我担心是google的垄断...
        • 需要垄断不正说明单一?就像当年的微软
      • google产品单一? 说反话? 苹果那才是单一, 能卖的就那么几样.
        • 哪几样?
    • None of them. America needs new engine or dead.
    • 谷歌开始向医疗领域发展, 如顺利的话,前景还是不错的.
    • 给大家看看谷歌现在的一些研究项目: Google X, 其中的一个项目疾病早期诊断系统,用纳米颗粒在人体内寻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