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乡下漂亮的小妞(我们的亲戚):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梦想天空 / 上加拿大地区的乡村 +3
    感恩节过后的一个星期,我们就去上加拿大地区走亲访友,往北走,树叶基本都凋零了,气温也转凉了,不时天空乌云密布,下起雨来,我们孤零零地开着车行使在乡下的路上,放眼望去,一片苍茫和凄凉,心情也有些压抑,白天气温大概在6-7度,夜晚就是0度,不过一进住户和旅馆,情况就不一样,忙过秋收的人们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气氛很温暖,此次是家里人的聚会,属于私事,就不在这里多说了,这些天的不停奔波感觉有些累,所以我就不多写了,给大家上点片片,看一看乡下的景色,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没有什么不一样,不过对于我这个长期住在城里的人来说,还是很新鲜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变得很有意义。
    • 民以食为天,乡下的食物(所住旅店的早晚餐): +2










      • 你能习惯这种? +1
        • 很丰盛啊。
          • 连续吃一星期试试。。。LOL
            • 再加点蔬菜就没问题。
              • 这的农场早餐好像没啥蔬菜,我去过美国的农场,早餐和她的差不多,德国后裔第一天第二天吃着还可以,之后就不想吃了。。。晚餐多是鸡肉或牛肉。。。生活比较单调。
        • 嗨!我可怜的中国胃呀!刚开始由于累,胃口挺大,吃的下去,后来的日子,基本是喝汤,他们吃的都是气死、巴特、贝肯等容易发胖的食品,强忍着,昨天晚上实在是谗了,8点又去君皇吃夜宵了,今晚还去吃。
      • 北美的早餐确实是给力
      • 每次吃一次农家早餐,我可以免了午餐和晚餐。
    • 所住的旅馆: +2




    • 上加拿大地区最早的火车: +2


    • 乡下的高尔夫球场(UPPER CANADA VILLAGE对面):


    • 乡下农场:






    • 乡下林中住家:




    • 乡下的太阳能发电站:


    • 乡间田野:


    • 乡下政府办公楼(30多年都没有变)


    • 曾祖夫农场深处的木屋:


      • 这是你的爪子?
        • 我家先生的大爪。
      • 真好。。一个人有两条命。 一个是投胎, 一个是婚姻。 +1
        • 嗨!命运总是捉弄人,我也没有想到会嫁一个歪果仁,缘分呀!
          • 嗯,小混如此多娇, 这一个是根。至于谁折腰,那就是所谓的缘分啦。哈哈
    • 曾祖夫农场里的森林:








      • 夏天的时候,一定是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一般。
        • 夏天非常美,毕竟是欧洲早期移民,他们还保持了很多传统,周末经常有舞会,就是英国电影里的那种集体舞,比如:苏格兰的方块舞,学生们还演一些莎瓮的话剧,文化生活还是挺丰富的。
      • 小混又有了一个洋曾祖父, 一片森林。。。国男们又要嫉妒喽。。呵呵 +1
        • 你到北面买个房,都是一大片森林,不是很贵,几十万。
          • 自己掏腰包, 能跟曾祖父的一样? 我们讲得不是一个东西。
            • 老公的曾祖父的财产,能分到几分钱?人还是靠自己吧。
              • 有些东西不总是。。钱。。钱。。钱 +1
          • 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当年一分钱不花,都是政府给的土地,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去挣,不能靠祖辈的遗产生活,那样做太没有志气了。 +2
        • 看来你真的希望招个洋女婿啊~~~ 我朋友孩子就找了个年轻洋医生, 很般配 ~~ +1
          • 你以为他愿意?他也就说说,骨子里比我还创痛。。。
            • 我又看岔了? 还以为他也希望和小混一样有个洋曾祖父呢 ~~~
              • LOL。。。还没带老花镜?装年轻的下场LOL
                • 嗯, 今天就去买, 省的以后孩子带回啥人都看不清~~~
          • 许多洋人还是“简单“,“傻了吧唧“。。。傻子跟傻子混, 谁也不会把谁卖了数票子。这个比较好
    • 乡村麦田:




    • 乡下农场里养的牛:


    • 乡下大棚: +1


      • 这不是大棚,是塑料布包起来的草,动物的饲料。
    • 乡下现代化农场:


    • 乡下漂亮的小妞(我们的亲戚):


      • 小朋友很可爱~
    • 问一下小混同学,做农民是不是很寂寞,也很辛苦?农作物减产,受灾,听说政府有补贴,是吗?农场买卖赚钱吗?农作物卖给谁?
      • 以前去过美国人家的农场,做的香肠非常好吃。waffle特大个。但吃的挺单调的。靠庄稼赚钱不容易,都养些马,或牛。。但闲暇时他们也都去工厂打工。年轻人都离开了。
        • 讨厌世界卫生组织,害得我们吃香肠都要担惊受怕的了。
          • 偶尔吃些没关系LOL
            • 我最喜欢吃意大利微辣香肠了。
              • 波兰香肠不错
              • 美国农场还有一种比较便宜的好像叫baloney的肠子,是用猪肉和牛肉混在一起的意大利风格的香肠,也很好吃。最好吃的是pepperoni 野鹿做的。。。非常鲜美。。。
                • 不喜欢任何野味,感到肉太粗,我可能太细腻。嘻嘻。
                  • sausage的肉都是磨碎的。。。。野鹿的肉烤着吃不好吃,太腥也有些粗。。。。
                    • 多伦多哪儿有卖的,这种香肠?
                      • 鹿肉好像不可以卖。我是以前在美国同事父母家里做客吃的,到现在还很怀念。。。可惜啊,这买不到。
                        • 打猎能有。
                          • 以前有个老中同事(美国NY),为打猎花了10几万买个小树林。晚上要穿上专门打猎的衣服和喷上除味的东西,爬到树上等鹿来。。。政府一年也就允许打两只。
                            • 现在是打猎时期吧
                              • 是滴。。。NY以前规定,一个license一只鹿,两只可以用加强的license。。。。对用什么枪也有规定。
          • 不用担心,我奶奶最喜欢香肠,烧鸡,活到90多.生死有命
            • 她自己做的,还是买的?自己做的,健康卫生一些。
              • 都是买的当地的作坊,我奶奶心很宽
                • 所以,当地的,肯定没有加拿大这种大工厂做出来的激素与化学成分多,更安全。
                  • 有道理,奶奶那时候中国污染也少
                    • 青山,其实奶奶那个时代的日子吃得健康,而且当时的农村日子比城里好过,很多大户都在乡下置办土地,当年的县太爷就是当地最大的实权派,有实惠,很多人争着做。
            • 你家是土豪啊。
              • 奶奶家以前是土豪,我家不是
            • 那是遗传滴。。
              • 说起我奶奶,还真是有很多留下的家话
                找对象就告诉我,咱家女的,找对象无关丑俊,日子要舒心.人死为大善待家人,一个大风大浪走过来的老太太,哈
                • 嗯。。。和你很像。。
        • 老公听说农民做个夏天,冬天就可以旅游了,有点动心,我是离不开城市的,哈哈
          • 不容易啊!!买个比较大的,种地时是包出去的,收割时比较麻烦,要请便宜的墨西哥人才行
            • 老公回来,告诉他,省得总想美事,lol
              • 别别别。。。我打自己一下,瞎说滴。。。LOL
                • 你对自己下手太重,时不时拿刀割自己,还是我来踢飞你吧,哇哈哈
                  • 去你的LOL你长角了吗?
                    • 咋总那么虎哪?长点心吧,老李,哈
                      • 嘿嘿嘿嘿。。。我不傻。。。不像有人自己说自己是傻子。。。笨死了!LOL
                        • 嗯,我也觉着你特别的聪明善良,是我等傻人学习的榜样楷模,我不用踢飞你,也会让你飞起来的,哇哈哈哈 +1
                          • 糖衣炮弹。。。使劲夸。。。
          • 不是那么轻松的,看起来轻松,其实不轻松。
            • 没接触过这里的农民生活,看着挺寂寞的,不能跳广场舞了,哈哈哈
              • 我婆婆有两三个闺蜜,曾经就是农夫的太太。她们的生活做派与爱好与城里人没有任何区别。她们这几个在城里有房子,农闲时候,或者出国旅行(最爱去美国南部),或者来城里长居。农忙时,在乡间。
                • 农忙的时候,他们累吗?农作物农产品卖给谁?
                  • 他们主要是搞管理,经营,外销,客户联络啥的。具体又脏又累的农活,是雇佣工人做的,他们很少亲自那啥。这些都是世代农夫,不是新移民买了农场半路出家的那种。他们有世代的销售网,经营网。
                    • 有道理,前一阵我特意查查奶牛场,鸡场,有销售网页,宣传喂鸡用什么seed,对大脑好,和一些雇佣农民.是应该有自己的营销路径
                      • 我觉得,你们这样的第一代移民,还是别做农夫了,因为关系网没有,联络网没有,会很辛苦的。另外,你们的孩子可能也不会愿意接你们的班儿。如果只是为了修身养性儿做农夫,不必要。因为农夫不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方式。
                        • 恩,再和老公商量一下,谢谢
      • 做真正的农民很辛苦,家里的亲戚很多是雇人耕种,自己在周边的政府部门任个差,平时住在城镇里,浓忙时候就请一段假回农场,忙完就去上班,而且还有政府的农业补助,日子过得很逍遥,不过很多年轻人不喜欢生活在这里,节奏太慢,日子枯燥,到是退休的人喜欢这里。
      • 我也不是很清楚农场的生意,到是留意到那个地区,有个卡夫卡食品厂,周围农民的农作物基本都被他们收购,政府有补助,到底是什么,不是很清楚,但是那里的农民不穷,由于土地是祖上留下来的,大多数农民其实是地主,雇人打理农场,农忙时候有很多美国人过来打季节工。
        • 非常感谢!
    • 小混早,看了之后,我想:当农场主了。
      • 我觉得你当不了,那地区在圣劳伦丝河旁,风景区,没有心思去种地,而且农活真得很操劳,尤其是夜晚,住的房子跟隔壁的邻居,开车也要十分钟,还有野兽出没,冬天时候,狂风呼啸,树影串动,很是瞎人。
        • 还是你理解我。农村啥都没,城里有很多文艺文化盛事。
          • 我上的片片都是外面的景色,我还特意拍了一下住的地方的餐厅和途中路过的商店,五花八门,很热闹,有空给你们上。
            • 别忘了,另开一贴,题目为上加拿大地区的乡村 之二。帖子太长,我不愿意打开看呢,所以,你要另开一贴。
    • 这边城乡有界线吗? ~~ 怎么定义农民的? ~~~
      • 税务局有一个定义。即便住在城市,也有URBAN FARMER的,参看税务局的定义。
        • 他们以农耕为生? ~~~
          • 不一定,比如养鸡,种植ORGANIC菜蔬等等。各种各样。
      • 我看北面Stouviff 也差不多啊,除了火车有点特别,其他没什么特色。
        • 我也觉得是, 但看不到啥农作物~~~
          • 秋天,不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是丰收后的喜悦与微微落寞。
            • 加拿大产什么? ~~~到超市看, 觉得都是外地的~~
              • 加拿大本地的东西,比墨西哥或者美国运过来的贵。
                • 哦, 为什么? ~~
                  • 不知道。反正我们在超市里买东西,加拿大本地产的西红柿贵过墨西哥啥地方来的,或者美国南方过来的。橙子也是。
          • 那个草卷也算农作物的。
            • 是咱们买的草皮? ~~
      • 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农村还真是圣涝伦丝河附近的那片土地,非常不发达,而且尽量保持原状,以金丝顿为界,越往北越荒凉,从奥司华开始,往南走,明显发觉,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多伦多是最快的,其实没有特定的界线,每个人生活方式不一样,要求的地方就不同。
    • 比城市好多了。哪里是上加拿大?
      • 故弄悬虚搬来一词。其实GTA的肉友们都身处其中。 +1
    • 同学,嫁了一个歪果仁,还有大把时间混中文论坛,好。。。
      • 别讽刺我,我不装,见过四流不靠的人,中国人跟中国人还一个劲说英语,生活中天天说英语,都把人给鳖死了,反正我是不怕被拍砖的。
        • 喜欢小混真性情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上 --- 去,前往 的意思。
      • 不会吧!这也要解释?我来教你吧!稀罕。。。东北话就是喜欢的意思。我稀罕你那旮旯,还有你干哈呀,装不懂咋滴?明了不。。。给俺解释下哈吧!LOL
        • 嘿嘿 -linearvib(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14:11 (#9739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