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不是要专门看,你来得及就看,来不及就凭眼角的余光看着同伴回球的弧线轨迹和自己的球感来判断。专业选手和业余高手根本就不用看, 因为根本来不及看,而且他们的球感很好了,不需要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一旦同伴回球浅了,马上退回中场打防守”,你一退回中场准备防守时,我的眼角余光就马上注意到了,我立马在你退回中场的同时冲上前去做势要劈或者打你,其实我手上减少发力,放你一个网前小短球,把你吊S了。 这就要求高度地集中,反应非常地快,在你往后退回中场准备防守我强打你的时候,你也要同时准备防我放网前小球来吊你。 你退回中场位的思路和位置感没有错,就是要在退的同时眼镜盯着准备上前来劈你的人的手上动作,做好两手准备,随时防着他吊你网前。 就是说你在防守的同时也马上在准备进攻反扑。 而你的同伴在他回浅球,触拍子的同时他自己就该感觉到回浅了,被动了,要挨打了,他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底线回球,这个时候他应该STAY 在底线附近,但要两脚脚尖着地,脚根不着地,就是踮着双脚,高举求拍,随时准备急速后退接大力来球或者快速往前冲接吊小球。 我说的这种是一人打一半场的情况, 如果两人一前一后的情况, 就是底线被动回球的人呆在底线,准备后退,但是大概要站位在中线附近,防对手两边扣你。前面的人要快速适当后退,在退的同时准备防对方吊网前小球。

你可能感觉我说得很玄乎,其实真的就是这样, 就是要快,反应快,判断快,球感好,很多动作和判断都是在同时就产生了准备了的。 就象李小龙的截拳道说得那样, 你进攻的同时就在防守;你防守的同时就在进攻。真的不玄乎, 你打多了,用心去感受了,就是这样的体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讨论]如何预测?
    现在偶预测来球方向还可以,但对于来球的近,深,上旋,平击,下旋看得不清楚。大家都是怎么预测滴?
    • 你也是近视眼?
      • 两个眼睛。
    • 好问题,不过好像以前有人问过。等等。。。就是你问的。
    • 看对方的动作吗。top spin, slice, drop shot,,,不会那么隐蔽八,又不是乒乓球。一般来讲对方球落地的一霎那你就应该准备好击球了。窃以为击底反弹打得好的对球路的判断一定一流,比如阿加西。
      • 窃以为击底反弹打得好的对球路的判断一定一流,说得好,有见的有感受有球感。(见你经常喜欢用骚词,咬文嚼字,估计鲁迅的杂文看多了)这一句说得还不够,应该是:一般来讲对方球落地前的一霎那你就应该准备好击球了,而不是落地时的那一刹那。
      • 同意明远,球落地才准备好击球就太晚了,这就是多数MM场上“迟钝”的原因。
      • 同意这个。对方一出手就差不多知道了,过网前就应该开始跑动,同时开始自己的动作。
      • 同意.
      • 窃以为Serve & Volley打的好的,球感应该更好,比如Pete Sampras。因为Volley对球的判断球的速度允许出手的时间对球在手上的感觉最高。
    • 拍子从下往上挥打出来就是上旋,从上往下就是下旋喽
      谁能倒过来打偶就服了它
      • 回答正确! 10分
      • 说得非常好,简洁明了。其实很多技术问题不用整得那么复杂,还是球感和意识的问题。
        • 明远的下旋还有假动作,很容易上当受骗。
          • 明远的正手进攻挥拍很高很大,从上往下。。。
            • 你说的那是打高压球吧?打高压球我控制得不好,特别是凌空高压,手上的感觉不是很到位。对没有把握的高空来球,所以我就加了砍和劈的动作,这样增加稳定性,也能改变击球的路线和落点,让对手不太好判断。这是我打羽毛球的一点野动作,用到这里来了。
              不过还是要学习标准动作,多按标准动作来打,按标准高压球动作来强打威力威胁巨猛无比。在我用正手上手准备打落地凌空时,我先盯着球做出要强打的动作来,如果我眼角的余光看到对手正要往后退回位接球的趋势,我就轻劈或者轻吊,羽毛球里面叫做后场放前场网前小球,找空挡位置放。 如果对手有了准备防我放前场小球而不动,我就继续强打落地凌空,但是我会调整方向可能突然打他的PARTNER或者找他们之间的空挡来打。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在你出手击球前,你都可用眼角余光根据对手的要做下一步动作的趋势变化来自己做出击球调整,看是打还是吊还是劈等等,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当时的感觉来量力而行,因为这其实几乎都是一瞬间的事。
              • 可怜偶脑子想法一多,或者一东张西望,自己先失误了。这个用“眼角的余光”现场的随机应变是无论学院派还是野战排极高的境界,今天明远讲了很多野战排实战的精华,本人收益非浅,谢谢明远老师~
                • 客气,共同探讨。打球时想法多并没有错,因为至少证明你你有很多种选择对待来球,证明机会不错。但是你千万不能犹豫,不能又想这样打或者又想那样打,一犹豫的结果就是造成了自己回球动作不到位,发力不对,失误了。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所以说宁愿你做出的击球决定并不是最佳的决定都要坚持果断地打下去,不能手软。一般来说第一感觉就是你本能就生出来的感觉,是你对来球的本能反应和判断。 第一感觉可能不是最好最佳的判断,但是在比赛时的时候,当你想法多的时候,来不及做决定时,就用本能第一反应去打来球,这样你回球的落点可能并不是最好,但是你能打得比较稳,不会主动失误,就是被对手接住了,你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好准备打下一击球。 当然平时训练的时候你就要多做练习,争取做出最佳判断。一般来说都是有两个CHOICE的,第一个就是你的本能第一反应, 第二个就是你在准备做出第一个反应的动作过程中, 发现其实应该按你的第二反应来打更好(可以叫做理性反应)。在平时训练时,就要争取多按第二反应来练来打。刚开始肯定很不适应, 打多了其实慢慢就好了。等你适应后,比赛时就可以打出最佳反应判断抉择来。

                  还有,你可以故意做些假动作。 对待对手来球,你可以眼睛直直地看着球和对手,做好从容就打对手哪一边的趋势架势来,实际上你心理早做好准备在你出手触球的那一刹那,猛然变换手上的动作击打对手另一边,让他猝不及防;或者就是对手做好准备了,你用眼角余光判断出对手可能的意图和一般有的两种可能性,在你触球的那一刹那,也猛地改变自己的挥拍动作或者击球力度,让对手防不胜防。 实际上这都是进攻与防守,控制于反控制的问题。一切学问研究到高级阶段最后都要归于之类。打个比如就象两个人研究导弹打飞机,一个研究怎么让导弹飞得更快,打飞机更准;另一个研究怎么让飞机飞得更快,导弹打不到的问题一样,都是控制与反控制,互相竞争与制约,这样就能都进步了。 打网球也是如此,进攻和防守都是相对的,进攻的同时做好防守的准备,反之,防守时随时准备进攻。想办法尽量控制对手和让对手误判。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明远这么说是有理论根据的。 第一反应或者叫条件反射,第二反应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判断,把第二反应训练成第一反应,球感就有了。
                    • 对,体会分析得很到位,语言很精炼,意思把握得非常好。能总结出这样的话来,证明你在球感上很有潜力可以挖。
          • 什么假动作, 说来听听, 我自己都不知道。
      • 很好很直接的方法, 那平击和上旋如何判断呢?最难滴是远近如何判断?
        • 从球的飞行轨迹和速度就可以判断出来了么。人对抛物线的轨迹和速度应该很熟悉,可以作参照,如果轨迹弧度比较大,速度又相对比较快,那一定是上旋。弧度平那就是下旋。一般来讲可以这么判断。上旋球会提前落地,但是弹得高也远,下旋相反。
      • 除非是
        乒乓球里打长胶的
      • 这只是个大概,并不准确。上旋和平击有些情况击球后才可以判断,下旋可以拉成侧旋。高位球你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 下旋球一般用于Drop Shoot,底线多为上旋和平击,区分上旋和平击还是容易的.上旋球速慢明显有幅度,球弹起高;平击球速快,球弹起低.
        • 等球落地弹起又太晚了。如果知道是上旋就得靠后站一些。
          • 球一出手就能看出来,上旋很大的由下往上的动作,球下落时击球,球飞幅线;砍式平击威胁大,在最高点击球,球走直线,打底线时不好控制,一般在你回球不好时要小心对方用.
          • 这还是一种本能的球感和意识反应判断,对手一出手挥拍,你就应该本能地判断出来了到底是平击还是上旋,球的落点的大概位置,而不是球落地弹起后才有感觉判断。打球的时候不要老是看着球,被球给钉S住了,你盯球的同时,脚下就要自然地随时准备启动。
            你同伴在击球的时候,你也不要光只是在看他击球,而要根据他出手后的刹那判断他回球的质量和落点,你马上准备好随时启动。
            • “盯球的同时,脚下就要自然地随时准备启动。” -- 学习了,偶经常就是脚启动晚了。“判断他回球的质量和落点,你马上准备好随时启动。” – 一旦同伴回球浅了,马上退回中场打防守。你们都有看同伴击球吗?偶都没有。
              • 不是要专门看,你来得及就看,来不及就凭眼角的余光看着同伴回球的弧线轨迹和自己的球感来判断。专业选手和业余高手根本就不用看, 因为根本来不及看,而且他们的球感很好了,不需要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一旦同伴回球浅了,马上退回中场打防守”,你一退回中场准备防守时,我的眼角余光就马上注意到了,我立马在你退回中场的同时冲上前去做势要劈或者打你,其实我手上减少发力,放你一个网前小短球,把你吊S了。 这就要求高度地集中,反应非常地快,在你往后退回中场准备防守我强打你的时候,你也要同时准备防我放网前小球来吊你。 你退回中场位的思路和位置感没有错,就是要在退的同时眼镜盯着准备上前来劈你的人的手上动作,做好两手准备,随时防着他吊你网前。 就是说你在防守的同时也马上在准备进攻反扑。 而你的同伴在他回浅球,触拍子的同时他自己就该感觉到回浅了,被动了,要挨打了,他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底线回球,这个时候他应该STAY 在底线附近,但要两脚脚尖着地,脚根不着地,就是踮着双脚,高举求拍,随时准备急速后退接大力来球或者快速往前冲接吊小球。 我说的这种是一人打一半场的情况, 如果两人一前一后的情况, 就是底线被动回球的人呆在底线,准备后退,但是大概要站位在中线附近,防对手两边扣你。前面的人要快速适当后退,在退的同时准备防对方吊网前小球。

                你可能感觉我说得很玄乎,其实真的就是这样, 就是要快,反应快,判断快,球感好,很多动作和判断都是在同时就产生了准备了的。 就象李小龙的截拳道说得那样, 你进攻的同时就在防守;你防守的同时就在进攻。真的不玄乎, 你打多了,用心去感受了,就是这样的体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只要不提小宇宙,球感,玄,偶就听得明白。中心思想就是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全速退守的同时要警惕对手放小球,如果没有思想准备重心容易失去平衡,出现失误。
                  • 对, 是这么个意思。 就我们这种水平而言,机会好的进攻的时候特别是主动进攻时应该尽全力去打,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而不应该在进攻的同时要注意防守了,这点我更正一下。要注意防守的是你的同伴了。就是要量力而行。
                    • 机会好的时候就是要一拍把对手打S, 除非你为了全局的考量,故意不一拍打S 对手,拉吊对手的角度, 让对方疲于奔命,趁早耗尽对方体力。 这样就上升到战术的层次,很高了,我们的水平一般还做不到。能这样打的人除非他有绝对的把握和很好的控制能力或者他大比分领先了。
    • 其实不用仔细看的,你没有时间也不可能看得很真切,这就完全是一种本能的球感和意识反应判断。这种球感和反应不是能从书本和教练那学来的,需要多练多打多用心感受才能自己体会到。
      • 基本功好了以后,再多揣摩,球感就慢慢有了。
        • 你讲得那个是小球感,俗称手上的感觉,手感,手感一般是基本功越扎实就越好。但是大球感也就是广义上的球感主要是指全身的运动感觉,全身运动的整体协调性,击球时的动作协调性,包括步法移动,跑位,突然启动,急停,反身变向,预判,反应等等。
          大小球感都可以来自或借鉴你参加过的其它运动中来,特别是大球感更明显些。这也是我强调的多参加基本身体素质锻炼的原意。
          • 大小宇宙? :D
            • 呵呵,非也。我说小宇宙指得是精神状态问题,首先是一种对打球比赛的态度问题,认真重视的程度问题。你越认真重视,越集中精神全力去对付对手就越有可能刺激提升你的大小球感,从而部分或者全部地激发出个人的潜力。
              这才是我说的小宇宙的本意, 而不是抬杠或玄乎,因为我觉得很多球友打比赛的时候就没有很认真,很重视。
              • 也可以用另外三个字来形容
                精气神!
                • 知我者,无树也。 就是觉得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球,每一个球都要尽全力去应付,球不到最后落地一刻绝不放弃,这样打球才会进步。
      • 球感+基本功都很重要,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球感有先天的因素在里面,但不是绝对的。比如后天通过其他的球类运动,可以提高球感。基本功的练习也可以提高球感。先天球感好,只能感谢爸妈,基础好起点高而已.....
        • 我从来就没有说过球感和基本功: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关系; 一直认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的。
      • 同意,对球的判断就是球感很重要的一方面。没有这个判断,谈不上基本功。
        • 或者说是基本功的一部分吧。
      • 昨天又无聊看了一遍<功夫> 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万里无一的功夫高手,还是天生。这就是天生球感好。
        • 天才是少数,极端不协调的也是少数,大多数是我们这样不好不坏地。正态分布。女人的运动神经相对会稍微弱一点,标准不同。
      • 从书本和教练那学来的也需要多练多打多用心感受才能自己体会到。
        • Dingle! 正解
      • “从书本和教练那学来”别人总结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最好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够挖掘出自己的最大潜力就是成功了。
        • 讲得太好了, 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是殊途同归,取野战和学院精华的最佳诠释。 学院和野战历史上终于第一次碰出了火花形成交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