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ease wait...
Posting...
-
工作学习 / 外语学习 /
英语的d和t, 拼音的d和t国语拼音的d声(浊辅音,voiced sound),讲英语的人会记录成字母 t. (清辅音,voiceless sound). 这就是为什么豆腐的英文是 tofu 而不是 dofu, 广东是 canton 而不是 "candon".
英语的t在单独存在的时候发音和拼音的t一样,比如 time, bit, detach.
如果英语t紧跟在字母s后面,它的发音就变成和拼音的d一样了。比如:stock, stay.
英语的 d 发音在国语中是没有对应的声音的。与拼音d的发音是不一样的。很难描述怎么样准确地发出来,大约是舌尖在上牙后停留的时间长一些。不管怎么样,不适宜用拼音的d代替英语的d. 这个要养成习惯。
-sailor(Ocean & Mountain);
2-3
{499}
(#13500720@0)
英语的d和t, 拼音的d和t
-
○
b和p, g和k都是这种情况。
-bigbread(匹格);
2-3
(#13500731@0)
-
○
Yes!
-sailor(Ocean & Mountain);
2-3
(#13500747@0)
-
●
法语里的t, k, p都发拼音里的d, g, b
-bigbread(匹格);
2-3
(#13500783@0)
-
●
这个视频解释的很清楚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3
(#13500800@0)
-
●
国语拼音的d声,记录成t,主要是拉丁化注音,和英语关系不大,比如由来以久的Peking,Tsingtao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3
(#13500840@0)
-
○
国语中的d, 就是英语中不吐气的t
-bigbread(匹格);
2-3
(#13500848@0)
-
○
汉语拼音本来也更接近拉丁系,而不是英语读法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3
(#13500975@0)
-
○
汉语拼音中的d, 在拉丁语系, 或者日耳曼语系中都是t
-bigbread(匹格);
2-3
(#13500991@0)
-
○
不懂不敢乱讲,但T在英语单词里,词首爆破,词中不爆破;在法意里没有这么大区别。本来欧洲语言之间关联就很大。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3
(#13501014@0)
-
○
法语中的t和汉语中的d发音是一样的。
-bigbread(匹格);
2-3
(#13501018@0)
-
●
汉语中的d就是不吐气, 不爆破的t
-bigbread(匹格);
2-3
(#13501024@0)
-
●
日韩语拉丁化也有这个现象,“韩国”,한국,用韩文字母写是 H-A-N G-U-G 可是一个品名叫韩国的轮胎,英文名 Hankook Tire. 朴槿惠的姓,박,韩文字母是 B-A-G,英文名Park
-w4b(w4b);
2-3
(#13500992@0)
-
○
改一个typo, ㄱ 字母本读作“哥”, 在韩语做词尾辅音被弱化,只有阻断气流的动作,听不清是哥还是科。
-w4b(w4b);
2-3
(#13501008@0)
-
●
那韩语中的b大概和汉语中的b一样了
-bigbread(匹格);
2-3
(#13501009@0)
-
○
是这样
-w4b(w4b);
2-3
(#13501013@0)
-
○
其实不一样,比如부부这两个字,前后读音是有区别的,原中文汉字也不一样。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3
(#13501026@0)
-
○
似乎是没有统一的规律。难道一个词组中第一个字不容易音变,第二个字容易弱化(浊辅音弱成清辅音 b->p)?这种变化很普遍,但也有不少反例。
-w4b(w4b);
2-3
(#13501058@0)
-
○
有规律但例外很多,后一个字怎么读和前一个字关系很大.....总之韩音比日音复杂的多,不像日语那么容易romanize,也不应该用拉丁音代记。话说回来谚文发明才几百年,普及才几十年,哪有汉字强大 :)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3
(#13501085@0)
-
●
韩文的创造有必要吗?
-lzh0007(lzh0007);
2-5
(#13504804@0)
-
○
创造是为了帮穷人识字,推广是为了反日去中。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5
(#13504846@0)
-
●
人家语言与汉语属于不同语系,助词用汉文字无法表达,比如思密达,当然要创造自己文字了。人家选择拼音方案,简单易学,确实提高民族识字水平。古代契丹苗族和越南选择自创象形表意文字,那些方案很快都已消亡,苗和越后来改用了拉丁化拼音文字
-w4b(w4b);
2-5
(#13504894@0)
-
○
托传教士和殖民帝的福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5
(#13504929@0)
-
●
是法国人给搞的。法国人是有病,直接传授法文不就完了
-lzh0007(lzh0007);
2-5
(#13505093@0)
-
○
比日帝愚钝
-nowunderstood(whooweswho);
2-5
(#13505122@0)
-
●
涨知识👍
-laohu667(老虎 667);
2-3
(#13501057@0)
-
●
一个好方法:发英语 b, d, g 时,将【意念】集中在喉头下面,即颈 的中间位置,出来的音 绝对标准。试试?有效 回来点赞。:)
-yiguoke(窃国者侯?Pei! 偷儿);
2-5
(#13504765@0)
-
○
我的母语就有和英语 b&g一模一样的发音,省事了。😊
-sailor(Ocean & Mountain);
2-5
(#13504770@0)
-
○
好!:) ------ 吴越,闽和粤方言里有些 有这些音?------ 所以,请教:你自然地发这些音的时候,与发普通话的 【波,的,哥 】音比较,在发音器官(大约是从喉头开始)的感觉上 有什么差别呢?
-yiguoke(窃国者侯?Pei! 偷儿);
2-5
(#13504790@0)
-
○
I feel it's more about the behaviour of the tip of tongue.
-sailor(Ocean & Mountain);
2-5
(#13504927@0)
-
○
谢谢!具体点呢?:)
-yiguoke(窃国者侯?Pei! 偷儿);
2-5
(#13505480@0)
-
○
拼音b&g, 发音时是爆破式的,the sounds break clearly.
英语b&g, 发音时是迟疑式的,the sounds are somehow hesitating.
-sailor(Ocean & Mountain);
2-5
(#13506402@0)
-
●
另外我说错了。舌尖动作和 b, g 没关系,是 d。
-sailor(Ocean & Mountain);
2-5
(#13506404@0)
-
●
这不大容易说明。要正确发音,口腔、唇型和舌头都要准确。如果一定要研究,我记得以前许国璋英语有图片讲解
-gzxixin(Lixx);
2-5
(#13505731@0)
-
○
要想发音准,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拿盘正常语速的磁带不看书跟读,等你读得和磁带上的读音一样的时候就基本ok
-gzxixin(Lixx);
2-5
(#13505749@0)
-
●
你是归义伯?
-lzh0007(lzh0007);
2-5
(#13504809@0)
-
○
Don't understand...
-sailor(Ocean & Mountain);
2-5
(#13504925@0)
-
○
你外族酋长,被中土肉联赐姓水手
-lzh0007(lzh0007);
2-5
(#13505086@0)
-
○
汉语方言很多呀。
-yiguoke(窃国者侯?Pei! 偷儿);
2-5
(#13505483@0)
-
○
方言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政治化的,一个是语言学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汉语口语有几十种语言。粤语是其中的一种语言。粤语语言有几种不同的方言。
-sailor(Ocean & Mountain);
2-5
(#13506412@0)
-
○
说的不错,福建话闽语也是一种语言,其中闽南话闽北话闽东话莆仙话是其方言分支。
-w4b(w4b);
2-6
(#13507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