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 枫下茶话 / 政治经济 / 温哥华的春天 (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三月中旬,多伦多天天阳光灿烂,暖洋洋的空气,让人感到春天已经到来。据多伦多本地人说,今年的冬 天一点不 冷。后来看报,有文章说这是150年中最暖的冬天。

    这样倒好, 使我们从温哥华搬来多伦多的人, 有了一个好的适应期,因为温哥华的冬天, 一点不 冷,偶尔下一 点雪,很快就化了, 大多时候只是下点雨,气候宜人之至。许多人想起加拿大,总会联想到寒冷的气 候,但 对于温哥华和邻近的BC省南部,却是冬暖夏凉,是极难得的地方。温哥华又是背山面海, 风景如画, 真是北美 难得的风水宝地。与我去过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城市相比, 温哥华以其干净漂亮,独压群芳,真是足 以使本 市居民为傲。

    从温哥华到滑雪胜地威士勒(Whistler), 约两小时的车程, 沿途穿山越谷, 远处可见海上在雾中隐约 的群岛, 加之 间或能看到山中的小湖,湖水为翠绿色,远处望去,宛如青山中镶嵌的碧玉,平素在画中才能看到的 风景尽 现眼前, 使人又惊又喜, 赞叹不已。这段公路风景之美, 真是无处可及。

    在温哥华住过的人, 也一定对其海滩难忘不已。那海滩连绵不断,海水碧绿和湛蓝相间, 白云悠悠, 青山遥遥 更兼远近的海岛横卧,意态逍遥, 造化神工, 令人心旷神昕。

    去年的这个时候,温哥华已是满城花开,处处春色盎然, 一个本来就俏丽无比的城市, 披上一件彩 衣, 更显姿 态万千。海滩还没有游人, 因为初春时风凉水冷,大家还只有耐着性子等待。温哥华的居民,热切地 期盼着将 于五月举行的省选,因为新民主党 (NDP) 政府当政的七,八年间, BC 省经济不振, 财政恶化, 省民 怨声载道, 都 希望藉这次大选, 彻底改变BC省的政治生态, 使BC省能重振雄风, 省民能过上经济繁荣, 安居乐业的 生活。新 民主党的理念中心是"社会公理"(Social Justice), 就是喜欢用社会(即政府)的力量来介入社会成员 的生活, 不喜 欢市场机制和个人自由, 关心同情弱者, 并且把这些穷人和弱者的利益放在其他社会成员之上,如 工薪阶层 和商界。他们对少数族裔和移民很亲善,主张高税收高福利来平均财富 。

    新民主党当政以来,从他们的政治理念出发,增加社会福利拨款,造成各种浪费; 与土著签订的《尼 斯加条 约》,把其他省民的利益抛在一边;大造快速渡轮,又不能创造经济效益,损失上亿,加之税收高, 令投资 逃离,工作机会减少。更加上近年来,以木材等自然资源为主的BC经济受原材料价格低廉打击,曾以 得天独 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而名列最富加拿大省份之一的BC省,连年经济低迷。

    在BC省的NDP政府中,两位省长因丑闻下台。最近的一位省长格楞.克拉克(Glen Clark, 港人译 做 " 简嘉年", 结果真成了"简短的好日子"--简-嘉-年), 以前是印刷工人出身, 后来当上新民主党党领和省长。新 民主党的"尼斯 加条约" 和"快速渡轮" 的"丰功伟绩", 均为此君所为。克拉克先生因为受贿丑闻而下台,其实涉及 的金额不 大,而且,现在还没定案。也许是他的政策不得人心,他的政敌和党内反对派借此赶他下台。他在瑞 福区 (Refrew)的家,是一栋绿色的三 、四十年旧房子,实在有点寒碜。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最后因邻居 帮他装修 房子,可能少收了他钱,涉及的金额不过几千元, 而且,后又牵涉批发赌牌审批不公,因受贿丑闻下 台,案 子好像还未了结。我倒希望他当初把BC省经济搞好,受省民拥戴,保住省长的饭碗,这样工作稳定, 收入稳 定,也好买座好一些的房子。克拉克从省长位置上黯然引退后了蒙本省一位亿万富翁收留 ,在他旗 下一公司 任职,也箅结局圆满。这样, 长着一副卓别林式的喜剧性小胡子, 跟卓别林一样痛恨资本主义和资本 家的前省 长大人又回到了资本家的怀报。

    接他续任省长的是从印度来的移民乌鸠.豆散(Ujaj Dosanji), 豆散少年时从印度移民来加,做过林 木工人,后 修习法律,成为律师,进入新民主党后,爬到了法律厅厅长,克拉克省长下台,他成功选成新民主党 党魁, 继任省长。豆散先生的移民背景,以及他成为一个大省省长的成功故事,给每个移民激励和鼓舞。不 容置 疑,他是一位很有才能和个人魅力的政治人物。可惜,他代表的新民主党, 在全省省民中早已失信很 久。所 以,他无力回天。他带领新民主党参加省选,在民意调查中,遥遥落后省自由党,困兽犹斗, 最后以 惨败告 终, 新民主党在省议会保住两个议席,而且两位都是女将,从政多年的豆散本人, 身为执政党党魁, 却在自已 的选区败给华裔移民黄耀华。黄耀华原是会计,初次参选, 一举击败豆散。新民主党由于得到省议会 席位不 够,连合法反对党的地位都保不住,以后只有自筹经费了,所以他们搞垮BC省经济,自已的财政也一 塌糊涂 了。

    新民主党的惨败,也是他们多年来种下的恶果。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处理吸毒为例, 他们 由于采取 了纵容、姑息的态度, 使温哥华成了瘾君子和毒贩的天堂,结果使缅街(Main St.) 和 黑什汀 (Hasting St.) 交界 处, 成了热闹非凡的交易中心。温市唐人街就在附近,生意大受影响,因为顾客不愿去那种地方附 近采购 生活用品。加之那一带罪案上升,附近的居民和商户生活和工作大受影响。邻近BC省的阿耳伯塔 (Alberta), 这 几年对吸毒就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听主流社区的电台说,阿耳伯塔政府治理吸毒问题有一绝招,就是 给当地 的瘾君子提供免费单程车票,欢送他们前往BC省,奔赴远大前程,因为BC省有对毒品更宽松的政策。 结果 大批瘾君子欢聚温哥华,温市唐人街和附近的煤气镇则生意日渐萧条。我也很久没去唐人街了,有时 开车经 过,也匆匆望望外面的景象,没有心情下来逗留。听说唐人街的东西很便宜,但仍很难吸引大批的华 人顾客 前往。大家都改去其他的地方,如瑞琪芒市(Richmond)三号路上的新唐人街了。

    省自由党由于省民求变的心理在民调中一直领先,选举结果出来,也是绝对优势胜选,以后在省政府 占绝对 主导地位, 应可实施他们一系列竞选承诺。

    豆散先生住南温哥华,卸任省长之后,大家也许可以在超级店超市(Superstore)看到他陪老婆买菜的 矫健身影 了。新民主党这次全军覆没,一蹶不振,豆散先生恐怕要另觅谋生的出路了。

    我在关注选举进行情况之余,偶尔听到英文主流媒体的电台主持人说到,政治是脏的,而民主就是换 尿布的 过程,不觉会心一笑。在选举进行前,公车司机罢工,给省民痛恨新民主党的情绪火上加油,因为新 民主党 当政后,纵容工会势力坐大,公车司机罢工后,这个社会的黑五类--老、弱、病、残、穷,是受影响 最大 的。因为许多人都无私车,要借助公车去买菜,看医生,拿药、上学、上班,而这部份人,恰恰是 NDP 的支 持者,现在可谓是自食其果了。

    当时我每日上班,都要很早离家,才好找到泊车的地方。好在上班处已是市中心的边缘,所以找一个 远一点 的地方好泊车,走上七、八分钟,在是春、夏之交时,天气暖和, 如是冬天,那就够呛了。同事中有 平时坐 公车的,只有打的上班,二十加元一程,上下班来回要四十元, 一天的工资除去昂贵的交通费。 一 天都不 知挣得了多少钱了。 而且有时单程就要两小时, 耗时费钱,苦不堪言。 当时我的一位同事的丈夫 也是罢工 司机的一员,告诉我们她丈夫在罢工期间。每周只能从工会领到两百元,这点钱实在难以维持生 计。

    我每天上班,都会经过在堪比街(Cambie)和45 街交界处的罢工司机设置的纠察线, 再经过格兰维尔 桥 (Granville), 饱看桥两边海天相连,山色迷离的美景,十多分钟之间,就览尽人类社会恶斗场景以 及自然界和 谐之美,心情几变,感慨良多。 我信奉人道主义,也坚信组织工会是基本人权。 但工会动不动就罢 工,将 广大民众的利益不顾,是不是有点自私呢,最具讽刺的是,巴士公司因为司机罢工,巴士停开,又不 用发工 资,每周可省十万元。 所以巴士公司也不让步,广大乘客就夹在中间,大受其苦。

    就这样,罢工从四月开始,持续了很久,到八月才结束。那时,我已在多伦多。

    去年温哥华的春天,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上面所写,根本不能描绘省民迫切期待变革的心 情。

    事隔一年之后,温哥华又迎来一个春天,自由党也执政大半年。 最近看温哥华的报纸,说 BC 省现 在欠债 480亿。 我顺手算了一下账,每位省民平均欠壹万六千元。每年利息,以五厘计,是八百元,三口之 家,每 年利息就是二千四百元,平均每周九十多元,因为要偿还省政府的债务,最终要从省民腰包里拿。

    看报纸说自由党政府背弃竞选时的承诺,加了省货劳税和其它的税,民众哗然。 省府要大裁员, 一 些工会 包租了许多大巴士载人去省府示威。看来,温哥华美丽的春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心情去欣赏的。比 起温哥 华来,多伦多的春天沉闷而又平淡,但也许正是这种沉闷而又平淡,让我们可以在挣扎与奋斗的间 歇,有一 丝喘气的机会。

    我也就抽暇写就此文,纪念去年温哥华最值得纪念的春天,并遥致祝福,希望这个令人怀念不已的城 市,能 早一天让每个居住此城的人能充分感受温哥华春天的魅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信奉人道主义,也坚信组织工会是基本人权。 但工会动不动就罢 工,将 广大民众的利益不顾,是不是有点自私呢’-------------- 真是可圈可点。阁下人鬼神3体合一,必将天下无敌。这个世界你玩晒啦!
    • 好文章,文采好,有思想。可有点想知道: 为什么从VANCOVER移到TORO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