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家园 / 医药保健 / Ivermectin的历史
    • 谢谢分享,这里提一点自己的疑问。 +1

      根据医学常识可以知道,这个药初始目的是治疗寄生虫的,而寄生虫至少是一种多细胞生物体,这种药的作用应该是作用于细胞层面,杀死寄生虫细胞或者阻止它分裂复制。而新冠是病毒,杀细胞的药对与病毒应该是无效的。比如说我们常吃的抗生素就是专门杀细菌而对病毒无效,所以说治疗寄生虫的药对付病毒,可能性更小了。

      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灭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改变内部代谢、阻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进而达到灭细菌的目的。 但是,抗生素病毒是无效的! 因为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完全不同! 由于细菌拥有细胞壁,还有自己的核酸复制机器和核糖体,所以抗生素只要针对这些靶点设计,就能保证杀伤细菌而对人类副作用很小”

      • 风物长宜放眼量,VC/VD/消毒水都对预防/治疗新冠有效,不多1个兽药 +1
        • 类似于微信自媒体,各种保健养生的文章,说的头头是道,确实难辨真假。
          • 吃不死人就灵
      • 据疫苗爱好者推崇的“最权威,最可信的药物试验”,由比尔盖茨基金会赞助,麦马大学测试8种药物,氟伏沙明脱颖而出,降低住院30%,明显有效,可这个药是治疗抑郁症的精神类药物,您分析分析?
        • 看我下面的回答
          • 不好意思,我问的是潜水鱼大侠,她分析得很专业的模样,何况氟伏沙明还不是抗寄生虫药物,匪夷所思呀,人类好多药物机理都没弄清。
      • 公平地讲,
        也不能说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一定对病毒无效, 这就是repurpose drug 的吸引人的地方: 一个现成的药 或许会有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机理或功效。但是始终要记住的是:第一 体外实验的结果 最终必须要用在人身上证实; 第二, 个例或者小规模的实验最终需要大规模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实验证实。
        • 同意你说的,
          现成的药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比如说“伟哥”最初是治疗心脏方面的研究方向,后来才发现壮阳的副作用。所以我也一直没有确定的说兽药就一定没作用。但是FDA一直没批准就是因为全球各地实验数据不能表明它对新冠有效。确实需要多期临床双盲实验才能确定。估计这实验还有人在做。
        • Observational Studies 和 RCT一样管用。


          :

    • 这篇文章摘抄了一些现成的东西,然后就得出最后的结论,不管正不正确,来看看其最后所谓的后果:a flood of calls to U.S. poison control centers for ivermectin overdoses,猜猜flood是什么级别? +3
      The NPDS says 1,143 ivermectin exposure cases were reported between Jan. 1 and Aug. 31. (更多信息在链接)如果这点数量是flood,那么至今疫苗副作用的统计数字是什么?flood of flood?
      • 这个flood用词应该是跟以前比较,比方说以前一年有两三起兽药中毒的报道,现在八个月有一千多,用“flood”来形容有点夸张,但是不算造谣。媒体用词而已,一篇文章里挑一个词出来讨论无关大局。 +3

        按照你的理论“这篇文章摘抄了一些现成的东西,然后就得出最后的结论,不管正不正确”。。那么很多推兽药的帖子都是转发一篇文章,一个医生的视频,然后就下结论这个医生是有良知的,政府是黑手。这是不是也有点让人不能信服呢?
        • 这不是一个词的问题,这个意思是该文最后的结论性的严重后果。我也没说是造谣,只是和疫苗副作用比较而已。在数字大得多的情况下(到处都说是rare),你能找到相对比较大(或者所谓主要)的媒体上医生或者教授发的关于疫苗副作用的宣传性文章么?增加对应你修改的部分, +4
          我是不会完全相信任何媒体的,但我质疑的是媒体应该坚持的公正性(或者说中立性)、公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