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家园 / 枫下觅巢 / 了解一下加拿大楼市的几次崩盘 +8

    房地产是自古以来就是咱们这疙瘩的支柱产业 - 说来惭愧,和天朝有点像。从90年代开始,经历了3次大的波动。
    第一次是1990年左右,央行为了抑制通胀,居然丧心病狂的将利率提高到13%, 同时失业率高企(10%),房价直接跌去三分之一
    第二次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当时加拿大的贷款质量还算不错,但是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房价还是下跌了10%左右,完全是躺枪,政府为了救市,和这次一样大幅度降低利率
    第三次是2017年,完全是政策市,导致房价直接跌去20% 期间还穿插几次小的波动,比如97年魁北克公投独立,导致魁省房价骤降,03年恐袭后的经济衰退。

    其实自从2000年IT泡沫以后,加拿大就一直维持比较低的利率,尤其是次贷危机以后,低利率和大量放水成了政府救市的不二法门,直接造成资产泡沫,房地产首当其冲。 经历过几次IT泡沫的加拿大投资者,相对于股市,更青睐于房地产的投资,导致国民财富和负债过度集中在房地产。 房地产有泡沫么?当然有,但是和其他资产相比较,目前看上去也不是那么严重,看看股市,债市就知道了,目前各大金融机构都在强调房地产泡沫,但都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泡沫会被挤破, 主要是让大家防范于未然,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投资,别盲目跟风 - 老话就是光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揍。话说回来,老百姓根本也根本不相信这些预测机构。

    看来目前贸然入市不是太明智的选择,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主要是不确定的因素逐渐增大:
    - 土豆已经当选了,可以放心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大家的焦虑,兑现部分承诺,至于是通过政策抑制还是通过税收抑制还不明朗,但是抑制房地产过热是从上到下三级政府的共识了
    - 对于房产来说,首要还是Location,目前库存下降,可选的机会并不多,好的房源碰到抢Offer几乎是必然的
    - 美国和加拿大央行都在关注通胀,基本是在动与不动的边缘,圣诞节很有可能就是政府决策的临界点。由于加拿大是资源出口大国,加元升值可能对冲部分通胀,但是架不住跟风美国采取政策。

    所以大家能等就等等把,安安心心的过个圣诞节再说吧!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第一次不是跌30%,多伦多均价从34万跌到了17万。50%。列治文山直到2002年才开始回升 +3
      • 我看的是全国均价
        • 据说2000年前多伦多和温哥华翘翘板,这边升哪边就降。不能一起看
          • 当时97回归,不少港人直接带现金到温哥华买房。
      • 90年那次花了20年才恢复原价。如果考虑通胀,20年后还是跌了。
        • 我将你这论据拿给媳妇看了一眼,人家直接就说你真能造谣啊: 仔细一看我家的历史成交价, 还真没法为你说话! +1
          • 89年之后价格回升各区区别很大,North York 杨街轴心96年回升就明显了,列治文山2002年回升,约克袋儿附近价格回到1989真要接近他说的。均价回到34万哪年忘了也不短时间
          • 你家90年买的独立屋?在哪里买的?
            • 米市,独立1700尺, 81年建 5万, 89年sold once - 9万;98年sold 18万 我家05年买的27万, 今年周围售价1M +2
              • Mississauga 80年代还几乎是农地,属偏远地区,没有什么香港人去买房。你去看看城里的,香港人80年代末抢房的地区。 +2
          • 看看,你们老说房子跌和崩,猴急的就跳出来开始八道胡说你们造谣了。可是为何不说他自己的造谣:夏天交易清淡是因为都休假去,9月会来大交易行情的。可是没有来,就不说自己造谣了。 +1
            • 这厮的混话这么快给干掉了? +1
              • 只能哈哈了!
      • 太可怕了,千万别重蹈覆辙

        太可怕了。希望不要重蹈覆辙
    • 以前经济学家不行吧,以前央行不知道印钞票就可以保证经济繁荣,以前还有经济危机,现在每天3班倒印钞机都在工作,想跌已经不可能。实在不行,再买几台印钞机就够了。 +7
      • 以前一印就通涨10%,后来全球一体化解决了通涨问题。新冠要是没了通涨能消失?
        • 现在统计局水平提高了很多,譬如美国统计局公布的通胀只有5%。就算日常物品通货膨胀500%,统计局的还是会非常低的。房价股票都到天上了,还是要继续印。这个就像抽大麻,上瘾就不能停了。 +4
          • 你们家更会算,房子不算房子相关也不算,凡事涨价的都不算在通涨里。中国90年的1万都说相当于现在的300万了,咱通涨永远也没几
          • 这个我也好奇,统计局的通胀只有5%,可是超市里的很多东西涨幅都超过10%。
    • 除非利率剧烈上升,否则多伦多房市崩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主要是加拿大的移民政策造成的!只要留学生和移民继续大规模涌入,那房价就会保持坚挺! +7
      • 利率剧烈上升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那是政府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2
        • 贷款利率恢复到4以上还是有可能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4-6之间,自己测试一下,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看看到底能对付多高的利率。
          • 做梦吧!现在世界各国多负债严重,剧烈加息政府先破产! +2
            • 短期肯定不会,中长期,比如3-5年,贷款利率到4-6是有可能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嘛,免得还完贷款没米下锅啦 +1
          • 永远也不可能超过3%。
            • 低利率时代或会终结。
    • 标记一下
    • 不是房价只涨不降吗? +2
      • 房价肯定跑赢通胀,但是刨去税费,还有得算借贷成本啊,如果房价增速下降,基本就是给银行打工了。 +1
        • 最后肯定是银行和政府双赢
          • 还有经纪们。平均每个经纪每月挣15万佣金。
    • 崩盘只有90年代初那次算得上,主要原因还是利率高企;08年那次调整加拿大顶多是被美国吓了一下,半年不到就扶摇直上了;17年受影响的只是短时局限在温哥华和大多地区,其它地区趁机猛涨,更谈不上崩盘了。 +5
      • 就是说房市还是有可能崩盘的
        • 有两个因素:先是港人来加炒热地产,每人手里都是几套房,短时间内价格飞涨;然后就是当时经济过热造成恶性通胀,利率一度高达20%,房子养不起了就贱卖或破产。两者合力才崩的盘。
      • 为什么90年代初利率会那么高呢?另外,楼主说利率最高到了13%是不对的,利率一度超过20%。
        • 以前是印钞就通胀,自从中国出口日益蓬勃全球一体化加工厂,巨大便宜的劳动力输出了通缩,使得发达国家平衡掉没有了巨大通胀。
          • 大陆也不能再无限地消化输入通胀的。现在大陆的各种物价也上来了,这些年来大陆百姓也是在抱怨物价太高了,特别是房子和大件消费产品。大陆为了抵消输入通胀,对于没有技术含量的投资输入也是挑挑捡捡的。 +2
            • 继续往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流。
              • 西方总想这么搞,而大陆未必会同意。大陆对于人民币也搞浮动升值了。西方再搞宽松货币,大陆定会放宽升值人民币,这样西方就惨了。从目前利益看,如果大陆要保护自己经济,升值人民币20-30%,美国加拿大欧洲就完全彻底的高通胀了。这样西方就不得停止货币宽松,涨息应对。 +1
                • 升值人民币是发达国家30年来对中国的要求,发达国家不想常年没有通涨,订单全跑。敢升20%,出口马车一下就没了。也不用川普加税了 +1
                  • 不好说,习近平常常以自宫的方式打击对手,现在又宣扬长津湖,分明是不怕自损一万伤敌一千。 +3
        • 贷款利率接近20%了。
          • 据说哪时候满街都是银行拍卖房盛况类似2006之后的佛州
            • 开发商为了吸引人,那时候建的房子质量不错,不像现在,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两个插座都斤斤计较,能用PVC的绝不上金属材料。
    • 当然目前趁着低利率,提前锁定几个月还是值得的,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 现在通胀略高,但非投资过热导致,利率不太可能大涨,浮动仍然是最划算的。 +1
        • 美联储目前认为是供应链紧张导致,随着疫情平复,逐渐能回到2%的目标,能源价格飞涨,如果再经历个寒冬的话,看自己的取暖费,大家肯定嗷嗷叫。
      • 我自己最近从浮动转成了固定利率,我觉得利率上涨的可能也许大于继续下降的可能
        • 是,我也想从浮动转固定。问题是现在浮动1.2,固定2点多,翻倍啊。犹犹豫豫,会不会来不及固定了?又或者P涨幅几年内根本就不会涨超过1%?
          • 我的浮动利率是去年底的 renewal,没有你的rate 好,1.75。锁定的五年fixed rate 也没有你的高,2.09,所以觉得差别不大,就在前两个星期转了。同一家银行,就是一个电话。
            • 1.75到2.09,那当然转
            • 我是去年底renew直接就选了fixed rate 1.84。要是那时候有浮动的1.2我就不会选Fixed的了。
    • 安省上世纪70年代有过大崩盘
      • 后来老也不崩盘经济学家觉得这个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是全球一体化帮衬的结果 +1
    • 崩盘总是不得已的时候才发生,如果知道加息太快会崩盘就会慢点加,估计央行宁愿物价上涨也不愿加息。否则经济崩盘了又得降息,何苦呢。
      • 80年代下猛药加息的短痛,解决了十几年滞胀的长痛。 +1
        • 这观点第一次听说,也不无道理哦,只是缺乏还多数据资料来研究,那时候电脑还都没有呢,统计上有点困难。
          • 当时痛下决心的联储局主席叫Paul Volcker,普遍被认为是联储局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位主席。很多书有写,你去看一下。 +3
        • 有时长痛不如短痛
          • 正解
    • 多谢!!
    • 这也是捣蛋的,别把房赌徒给吓死了!
      • 房赌徒,这词比我过去常用的房炒炒好。以后改用房赌徒。
        • 把房市当股市炒
        • 现在房租涨了不少
    • 希望不要加息太快。
      • 预判没用,有机会就转fix吧
        • 转了fix也就挺五年
          • 5年比4年好,4年比3年号
    • 估计很少有相信房价也会跌的
      • 历史证明谁信了,卖房了,或者没买,谁是最大的傻子。
        • 如果没有2000年处没来疫情,情况不知道会怎样 +1
          • 没有疫情,美元定期一年存款已经2.6%了,贷款多余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