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被同学鄙视,但这里家长会不支持,以前讨论过这个问题。有孩子要去初创公司,这里的家长就差1哭2闹3上吊了。所以这些家长是为大厂40万卷孩子的,不是真看重创业,滑大创业的成功,跟这些家长无关,别自己往上蹭。 -**() 2022-11-26
排在上海交大后面,caltech前面?这是啥论文的统计,正着看倒着看都不通。野鸡大学也需要很多教授啊,前阵造假逼死华裔研究生的那个佛罗里达啥大学的教授也不知道是哪儿的。 -roo(五湖之北) 2022-11-26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对普通娃而言,滑大的确是首选。coop办的早,现在形成良性循环了,学校学生互相促进。我娃如果学cs,那里肯定是第一选择。退求多大或其他大也行,毕竟人生路漫长,还是靠耐力。 -whyneedid(why) 2022-11-26
滑大cs能称得牛娃的10%差不多了吧?加拿大的高中太简单,平均97/98不一定是牛娃。滑大cs/se比较轻松90+,可以算小牛吧。俺知道普娃到那儿学习非常努力的,第一年都能90+。 -whyneedid(why) 2022-11-27
每个家长对普娃定义不一样,有的家长听口气只有MIT, CMU级别才是牛蛙,所以才说滑大CS牛蛙只有10%,其他90%的都是普娃。听起来似乎和说多大ES, 麦马HS的牛学生只有10%差不多。每个学校都有普娃进去的不假,不过要说CS的生源,还是滑大先挑,剩下的才去其他学校。 -sunny0303(Sunny(糊涂人)) 2022-11-27
低调高调如果是秀自己的娃,都可以理解。秀朋友娃,邻居娃,娃的同学也正常。但娃的大学出了多少杰出校友,和自己娃有多大关系,为了激励娃的话,也应该同娃去讲吧。 -yr2001(yr2001) 2022-11-27
MIT最年轻的教授Erik Demaine;斯坦福教授David Cheriton,被誉为世界上最有钱的教授,(滑大计算机学院以该教授名字命名),这些都是从滑铁卢本科毕业的大牛级别的学术界人物。特别是在计算机和数学领域,无论就业还是深造绝对是一等一。 -cfc0000(阿百川) 2022-11-27
北美大学教授,博士毕业不管是名校还是一般学校,毕业标准是基本一至的,都必须在同等的几个刊物发表几篇文章,比如ACM.IEEE。美国加拿大教授都有比较有水准的原因,即使一般学校。 -wethepeople(川大大) 2022-11-27
上面又是虚构,显然不知道cs发展史。真实情况:cs从1946起在国外一直是发展速度第一(包括从业人员),在国外一直最好找工作。92,93年和更早时申请出国读cs研,哪怕托福纪阿姨都高分,也申请不到TA,RA那些奖学金,因为cs一直在国外是聚集理科天才的热门专业,国外人都 很竞争;而生物,气象,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冷门专业,托福500上下都能拿到RA,TA奖学金,这也是为什么天坑专业生物一度取分高的原因。当时人们非常穷,出国还要交大笔培养费,没TA,RA奖学金托福纪阿姨再高也出不去。公派和私人担保除外。 -fairness(直言执言) 2022-11-28
你又在想当然。 大门当时折腾电脑,他老爹就觉得很失望。互联网之前的计算机,主要用在政府和非常大的公司,研究机构,CS也没啥成功的新创公司,并没有大量招人。干这一行的根本算不上高薪,一般般吧。九十年代CS教授工资才多少,七八十年代就更一般。其实CS奖学金教授也愿意给中国人,美国人明明可以拿也不愿意接受,能读CS PHD的美国人哪里搞不了那点钱。拿了别人的钱还是有很多限制 95后计算机奖学金才非常难拿,因为大家看到了钱途。不过我还没有看到哪个CS读PHd的中国人没奖学金的。生化当时是最高录取分,没有之一,有容易出国的原因,还有鼓吹21世纪是生化世纪的原因,吹得非常高大上,有点像今天的AI。出国好拿奖学金重要原因是美国人不愿意干RA,而且教授也觉得用美国人不能997。能读生化PHD的人都学医去了,只有找外国留学生。 -waytogo2011(wayway) 2022-11-28
没时间和你耗,最后一次简短回复:1)我不是想当然而是曾在那个环境中,因此知道你说的是错的。2)大门老爹从未失望过。大门如果没有父母的鼎力支持也不会成功。大门早在80年代就是亿万富翁了,是最年轻的创业亿万富翁,老爹失望什么? 3)至于你后面说的那些就更都错得没 谱了,没一句对的。你的帖子都符合一致的意向: 贬低cs和贬低滑大,但你没看到网友们晒出的大学志愿们都恰恰与你的意向相反吗?证明你花了大量时间,虚构了上百个贴,毫无作用,所以我也不用花时间指正了。你就是说日出西方,煤颜白色我也不会回复了。你也不用换马甲,川大大和wayway都是你的马甲。 -fairness(直言执言) 2022-11-29
Obviously, since computers didn’t become every-household items until the 1990s, the demand for software engineers was substantially lower in the years before that. For instance, the average annual software engineer salary in 1984 in the US was about $20,000 to $39,000, from entry level to the highest echelon, respectively. Considering inflation, that would calculate to approximately $46,000 to $89,000 in 2016. From these figures, one might say a software developer could live comfortably in the mid-80s, and based on the lower cost-of-living during that time they most likely could. -wethepeople(川大大) 2022-11-28
80年代已普及。微机没有用空调。80年代很多单位,各学校都有不少。那时中关村已有许多卖电脑的公司,IBM,苹果,惠普等都在中国大做生意。不光微机,单板机也很多。 -fairness(直言执言) 2022-11-29
80年代电脑还没达到普及程度。记得很多单位打字都还是铅字打,没达到电脑化。那时一台微机大概3w多,单位有几台都放在机房里,象宝贝一样专人管理。电脑普及也就是互联网兴起后开始的。 -yr2001(yr2001) 2022-11-29
80年代后期的上海著名大学之一还是用的软盘机,没有硬盘。90年代初上海著名的设计院就只有工作站。上述的计算机都在四季如春必须换鞋的机房内。 -hvactech(tradeornot) 2022-11-29
我不知道你说的普及是啥意思。中学时代学校里就有苹果2,就在空调房里,那叫普及吗?到了八十年代中后半段才在单位里多了一些,也是享受空调房,中国个人开始买电脑大概走进家庭大概要九十年代初了。 -**() 2022-11-29
除了工作没人喜欢单位的mainframe, 都想有台自己的,机房太冷容易感冒。85年我接管了老爹的一台PC1500,93年我自己买了台COMPAQ 486,至少在我们研究室的百十好人中第一家。94年team leader自己有一台toshiba 笔记本,别的人谁也不能碰,号称是他二老婆。我原来那单位是中国最强的计算中心之一,个人电脑仍然不是平常物。 -wethepeople(川大大) 2022-11-29
一起回答上边3位:链接里这篇报道说明真实情况。那个男孩1982年11岁在上海教育局接受电脑培训,1984年2月16日邓公参观,发出了“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北京的计算机普及也早于1982年前就开始了,很多卖电脑的公司。而且微机不用空调是常识。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1030/c69113-31428714.html?ivk_sa=1024320u -fairness(直言执言) 2022-11-29
这篇报道不说明任何问题。 我在85年之前就在初中接受过学校basic 语言的培训,我还用过学校几台在空调房里的苹果2。我大概在85年之后还去某大型国企的“电算所”的机房里打过游戏(我不清楚机房里是微机还是电脑终端)。 到了90年代初,我在大学做毕业设计是用的学校IBM PC做的, 那是不用空调房里, 90年代初我看见大学里最先进的电脑是486. 那时候电脑也就在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和专业公司里比较多, 与普通百姓距离还很远。如果这也叫普及的话, 那只能说明你对普及的定义与众不同。 -**() 2022-11-29
你用的popular这词,popular就是很多人知道的意思,没有拥有的意思。例如每学校,小区都有人popular,明星政客也popular,但除了他们的家庭,没人拥有他们。游泳滑冰球类都popular,但人们自己不拥有泳池冰场球场。我说的普及就是这个意思。80年代平民百姓都可以接触计 算机,有很多计算机班,单位也有计算机。而且我们那里有给小孩买计算机的,当时苹果2卖给教育用途不贵。当时有一种说法是买电脑比买钢琴适合。 -fairness(直言执言) 2022-11-29
第一次在同学家里看到电脑,应该是1984年,记得当时还奇怪键盘为何不按字母顺序排列。 坐标北京,那时候家里有电脑的,应该基本是高端知识分子劳务输出带回来的。上海应该也差不多,劳务输出日本。 -xiazhi(诸葛不亮) 2022-11-29
我也认为教授很有眼光,相信那时两founder 不只找了Cheriton教授,据说教授试用这网站查美金兑加币汇率,结果很准,他就决定投了,还拉了他的合作伙伴也投10万。 -winonca(小温) 2022-11-28
反正咋班清华的几个人混得一般般,其实当年统分的时候清华很多专业分配很不好,小地方的二级企业去的也很多。 真真单科牛逼的人当年都进不了清华,其实反而最有出席是些单科能力最强的。 当年考分比你强。不说远的,有个清华的老哥每次面试都来找我帮他,觉得这人太没能力了。 -wethepeople(川大大) 2022-11-27
国内跟国外的还是不同, 国内的话你上个三类大学,一个"双非"的帽子扣你头上,一辈子就很难翻身,就像你现在在国外念个硕士,回去就被扣一个"水硕"的帽子一样(注澳加所有大学都会被说成“水”)。国内有面子文化,根深蒂固很注重排名和出身,划分成份,国外没面子文化一说,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 -**() 2022-11-27
如果没记错的话,曾看报道说:清北的学生1/3继续深造混在学术界,1/3出国深造,1/3在国内工商政界。出国的和学术圈内混的肯定都不错,业界混的可能真不如头部行业高校的学生吧! -cfc0000(阿百川) 2022-11-28
学石油的是石油大学的,学电子的是二个电子科大的,航空航天是三大航空院校的,清华要么科学院,要么外企,要么出国。美国啥学校都一堆清华毕业生。名副其实的留美预备学校。 -wethepeople(川大大) 2022-11-28
滑铁卢只有计算机专业排名加拿大第二,其它大部分专业排加拿大第5名到10名之后。大部分专业都排加拿大前五名的是 UofT,UBC, McGill,Alberta,McMaster -viewing(viewing) 2022-11-29
IT控的观点是CS第一这个学校总体就该是第一。其实地球还有那么多Bug需要FIX。热门行业都是轮流转。一个普遍现象,在美国各地方的州立,UIUC,UTAustin,UW,GIT,都是本地华人大妈心中的神校,觉得天下学校排名出了MIT,Standford和大滕,就该是咱地的学校了。 -waytogo2011(wayway) 2022-11-29
US News把滑大排加拿大第一的专业:Chemical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nergy & Fuels,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2022-11-29
这里的家长有没有向自己的小孩表达过滑大numberone或滑大不行的观点?小孩的反应是什么?我家小孩对所有的学校都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平时可能会开玩笑,尤其是邻居都会大学,但可以感觉到绝对不是看不起。 -hvactech(tradeornot) 2022-11-29
小孩跟我们原来国内长大的不一样,他们早就是这边的重实际,平等视角的观念;只有我们这些老的骨子里保留着老中的面子文化,宁上985绝不上211宁上末流211绝不上双非的大清律例 -laytop(laytop)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