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决定鼓励娃学医。 +4
    娃11年级了,去年开始说想学医,但我觉得过程太长,工作压力太大,不鼓励。昨天参加朋友聚会,见到了一位新认识朋友家娃,不到30岁,刚刚做急诊医生半年,在离市区一小时小镇工作。给我们几位孩子没上大学的讲了工作情况。了解到医生工作压力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并且收入很高,半年收入30万。
    • 赞👍
    • 是为了高收入? +2
      • 不知道鼓励是出于什么考虑。学医跟学CS不同,情怀占主要份额,挣钱是次要的,李文亮没挣到钱,白求恩也没挣到钱,但不妨碍他俩成为伟大的医生。 +8
        爱赚钱的都在莆田系😂
      • 是,我家娃除了钱,没有感兴趣的。 +2
        • 作為11年級的學生,除了錢沒有其他興趣,令人擔憂。我也好奇為何會這樣。 +4
        • 介么爱钱,应该学金融学商。。。学医会不会 +3
          太辛苦了?呵呵
          • 呵呵,这娃另类,能赚钱的话,不怕辛苦。
            • 只要不怕辛苦,急诊医生能赚钱。不过等看到交的税,也可能就不想那么辛苦了 😂
            • 个人认为如果娃有赚钱这根慧根,以后去花街或寄几创业可能赚得更多….,匀一点给跟俺家那只木有啥金钱欲的奏好了。呵呵
              • 你家女娃,要追求高层次的。我家男娃,不会赚钱媳妇都找不到,更别想养家了。
                • 最好是诗和远方,龙虾和牛排都有…
      • 当医生是为了救死扶伤 :) +2
    • 急诊医生一般是按小时付,他能半年赚30万,多半上很长的时间,一般情况应该一年是40万左右 +3
      • 认识好几个,都是学家医+急诊,时间短,且日后可以balance生活工作和收入。 +1
        • 家医不想长时间工作,估计无法突破40万 +1
          • 40万加币一年,连一些UW 新毕业生收入的一半都不到。所以推娃学医,不能从金钱角度去推,还是要培养对医学的真爱。
            • 40万加币是指留在加拿大的医生。不还有南下的吗? +1
          • 加拿大农村家医一年80万很正常,经常要做专科医生的活儿,即使是同样的活儿政府给的也高。急诊医生是专科,收入也高,当然农村更高,省心省事儿,但是时间不太正常。医生在哪里都是普通码工的二倍以上,硅谷的普通医生80万美金以上。 +7
            • 在美加绝大部分地区医生是高收入群体,但净收入超80万应该不多,但听说在弯曲纽约在经济好时容易被金融/科技行业的超过,弯曲的家医要上80万估计很难
              • 医生不领工资,收入不会公开。但有时候会报道出来。前阵被杀的那位华一代牙医就80多万。还有其它一些报道里,百万以上的不少。当然跟科技金融界的大佬们没法比。 +3
                • 牙医完全看你的生意模式,做得好的比医生赚的多。没自己诊所的就差点. 这里有链接,你可查你的医生2018年在政府收了多少毛收入,还要减去开销,我查我的家医是29万多
                  The Star's Ontario Doctor Database shows how much the province’s 30,167 doctors received in fee-for-service OHIP payments in 2017-18. Visit thestar.com today.
                  • 牙医和医生一样的,诊所都有overhead。 外科或医院里的医生没有诊所的医生挣得多。
                  • 大部分家医还会在医院或别处兼职,只要他本人没有直接bill ohip 都不会算进去。不过啦,这儿码工才赚多少啊。我知道我挣不了人家的一半。 +1
                    • 安省医生即使在医院兼职很少人在医院的payroll 上,一般都自己跟ohip 送账单
                      • 咱都是外行,谁也没足够知识。就按你说的数吧,还是码工的二倍以上啊。码工可以去硅谷,但是那就得跟硅谷医生比了啊。 +3
                      • 不是这样的。 +3
                        在医院工作时,例如手术等,医生是bill 医院的,不是Bill OHIP 的。所以从OHIP data 查出来的数只是这个医生收入的一部分。例如,我知道的一位眼科医生,主要在医院工作的,从OHIP 拿到的钱和从医院拿到的钱大概是各50/50. 据他说,因为政府为了对外宣传说减少了给医生的收入(增加对医院的投入),就从 OHIP 那边减少了直接给医生的钱,再通过医院系统给医生。实际上医生的收入没有被减少,甚至还多了。但是政府就能宣传了。
                  • 如果overhead有30%,那家医钱也不少。我的肠胃科医生有自己诊所,$760K!
            • 小鎮的家醫收入是不是80萬不好說,但是,做”專科醫生的活”,是完全不可能,一個是因為家醫有bill codes,已經規定了醫療範圍,做了也無法報帳,2是因為這是違法,醫生的保險也不保障這些醫療行為 +2
              • 80万说的是小镇的急诊科医生,不是家庭医生
                • 我看到的帖是“ 加拿大农村家医一年80万很正常,经常要做专科医生的活儿”,安省27個偏遠醫療區,2個月前才因為沒有家醫2+1進急診室,發起Ontario's emergency department peer-to-peer program,發起人就是Collingwood的家醫2+1,沒有人願意去,原因很簡單 +1
            • 不可能的。没有专科的证书不能做专科医生。家医只需要学三年的内科。sub-specialty 必须另外再培训,或者读fellowship。那就已经不仅仅是家医了。80万的大夫需要五年实习期。
              • 80萬的醫生,需要一個很好的fellowship +1
                • 同意
      • 据他讲,每月固定shift是15个班,他每周一般多做一个,周末和增加的shift都算overtime。医院总是缺人,有时实在缺人,连班是两倍pay。
      • 急诊的医生钱没有那么少的。我知道的一个第二年做急诊医生时,第二年的收入已经是80万到100万了。
        • 疫情期间疯狂加班有可能拿那么多,正常是不会有的
    • 当医生确是好,但新家庭医生在大城市像多,温,蒙找职位是不是较难? +1
      • 家庭医生自己开业,不需要找工作。
        • 是啊,现在哪里都难找收新病人的医生。好多家医看诊时间真的很短,每天四五个小时,去一次怎么也得请半天假。
    • 不是真热爱,不好坚持。 +7
    • 真的假的? 在小镇医院,有多少病人?大医院急症医生大概全年40多万吧。
      • 没人愿意去小镇,小镇收入高。
      • 医院雇多少急诊医生都是根据病人数定的,一般情况工作量不会有太大出入。急救车送病人也会有平衡。城市里面40万的活儿,到了农村Ohip至少会pay 60万。
    • 不如鼓励孩子多了解医疗行业,看他/她是不是真的对治病救人感兴趣。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挣钱的可能。 +7
      • 十分十分同意 +1
      • 嗯,pharmacist 也不错。尤其是医院里的。 +1
    • 选专业,主要还是要看娃的兴趣,特长和性格契合度。 +1
    • 加拿大醫生的收入,主要是根據以下,1.訓練的時間多長(住院+fellow 或是double fellow…),訓練時間越長,代表能執行的bill code越多,金額越大,2.業務中是不是有medical procedure,越多,金額越大,3.醫院的支付方式.醫生是根據bill code,在不在”小鎮”,不是影響收入的原因 +2
      Remote 或是rural,因為醫院給付方式不同,醫生需要cover的時間也不同,這是"小鎮"醫生收入不同的原因
      • 没看懂第三点,能否具体解释下?
        • 安省醫療收費只有2個來源,1是安省OHIP bill codes,2是OMA的參考收費表,醫院要生存下去,會因為不同的環境,給醫生不同的給付方式,醫生則選擇適合自己的合約,一般最難拿的是大型醫院的團體平分薪資,fee for service 第二,一口價統包第三 +1
      • 据说乡下的家庭医生不是按病人多少收钱,政府提供看诊场所
        • 安省有Northern and Rural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Initiative,4年大約10萬給每位在”underserved”服務的醫生,其他不同看我上面的回帖 +1
    • 医生当然收入高了,毋庸置疑 +1
    • 这个绝对要支持,华裔多几个医生是好事
    • 半年30W,估计每周工作时间比较多,又或者是因为偏远地区。目前大多伦多地区,医院急诊医生如果每个月工作120小时, 其中有很多晚班和至少二个后半夜的班,年收入大概40W。如果是在纯fee for service的医院pay会更高些。 +1
      • 不太懂。昨天见到的医生说Markham有家医院有几个急诊医生年收入过百万,大概是纯fee for service的医院。
        • 听孩子说如果去那家能拿70-80万。过百万应该是工作时间比较多
    • 男生的话,学医值得鼓励。医学院美女这么多,未来另一半也是医生,双份收入。朋友的儿子,专科医生,LP是同学,家庭医生。
      • 医学生怎么推? 是不是就不用退数竞了? +1
        • 没法推,自己喜欢才行,喜欢生物化学。数学英语成绩都不能低。 +1
          • 论坛里的专业都太高大上了,属于一个高中也考不上5个那种。 +3
    • 我们单位的急诊医生, +2
      去年最高一个收入1.5米,政府名单上可以看到。急诊医生每开一个单子,比如验血、ultrasound都单独bill政府,签一个form 1 $200. 这个半年30万可以有挖掘潜力,找个多伦多繁忙的医院,很快可以更高。当然,他们也很辛苦,要值夜班,所以急诊里女医生很少。
      • 谢谢信息,看来急诊医生对身强力壮的男孩比较合适。
      • 👍在多伦多码工再怎么加班靠工资也挣不到1.5M的一半。急诊医生的钱没有overhead, 都是自己的。而且下班走人就没事儿了,不用接电话管病历啥的,清清爽爽的很不错。
        国内急诊医生地位比别的科低,不一样啊。
        • 超80万的医生比较少,大概和毕业就拿40万一种情况。 +1
          • 你见得少了,而且拿一个地区的普遍收入,动不动去跟某行业世界上的最高公司的收入比,让人无语。看过报道,有美国荒岛上的守田人还月入百万呢。
            • 没看懂你说什么,大概你也没理解我说什么。 +1
          • 应该是的,这里已经有医生家长在发言,医生肯定是高收入群体,但要说大部分净收人过80万1米就有点夸张。 +3
            • 非常赞同, 我一贯反对彭风吹牛皮, 把一些极端的例子当作普遍情况。学医的家长或者想学医的家长一般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1
            • 只要是专科医生,正常工作时间的。肯定至少有这个数。专科医生(正常工作时间时长的)肯定超过一百万一年的。跟你说没有这个数的,都是自己给自己发完工资,分红,给配偶发完工资后,才拿那个剩余的数说没有这么高的。
            • 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大概40万。80万是极少数。按每班8小时实际通常9小时,假设平均看30个病人每个收费100,一年工作333天才有100万。实际上多数医生每个月工作13-14天
              • 这也是我听到的情况,要愿意长时间加班加点,可以很高。就是家医,也有人工作很长时间拿高薪,也有过线了的,多给ohip送账单来达高收入的,这个常有被查到的医生上新闻
                • 在 Sunnybrook Hospital 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审计非正常医生收入,并接入调查。每年都会筛查出那么几个。
              • 这个假设不成立。急诊医生12小时一个班儿,有的24小时(中间累了就稍微休息一会儿),看一个病人基本收费只有30、40块,但验血、B超、form 1都是单独收费,有的一个病人就可以贡献五六百。
    • 如果孩子喜欢,有理想有热情,不畏长路漫漫,当然鼓励。如果只是为了钱,坚决不鼓励!
      • 我总觉得为了钱这个目标好像更可靠些,所谓情怀这个东西小孩子可能随年龄改变,没有经济支持也长久不了。就像所谓爱情,描述的再美好,没经济实力就是空中楼阁。
        • 也对也不对。 如果没有喜爱, 可能熬不到做医生的那一天。在成为医生前的n年, 还要过着没有薪水或者底薪又忙碌的生活。 +1
          • 不知道进了医学院,但熬不到作医生的比例有多大,但猜想不会高于其它行业半途而废的比例。有些人是性格问题,在什么行业大概都坚持不到底。
        • 挣钱的路不止一条吧,做喜欢的事情能让事业上到一定的高度,到时候就不会缺钱了,父母要多些耐心。 +1
        • 学医是漫漫长路,不喜欢是不可能坚持的。光靠钱这个目标够呛。周围好几家朋友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推学医,读了life science, 后来学到一半退出来,也有学到毕业,然后自己重新换专业。
          • 这样的例子太多。咨询过一些学医的家长,退出的很少是因为主观上坚持不下去,而是客观上达不到要求,如gpa、mcat太低,申请医学院没一点希望。
            • 我说的这几个孩子确实是因为不喜欢,不想继续学而退出,有大二退出的,也有大三。还有一个孩子,已经毕业了,告诉父母,我现在要重新读一个专业,对学医完全没兴趣。
    • 急诊医生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负担诊所、护士的费用,拿到手的都是自己的。学医尤其是专科医生的路太长,18岁上大学,22岁上医学院,26岁当住院医生,四到六年的住院医+一到两年fellowship,开业都32、3了。只为钱,不如做IT,早10年 +1
      • 住院医也是有工资的,到第三四年就不算低了。急着出来赚钱的话,家医2年,急诊3年就行了。IT22岁开始学徒, 过几年能上手,做到30岁就不年轻了,40岁就老了,怕丢饭碗了。
        • 住院医第一年大概5.7万,每年加7千。但是住院医前两年和第四五年都非常辛苦。家庭医生快,但是很多孩子尤其男孩不愿学
          • 可是咱见得到的家医还是男的多,有些检查项目还是希望跟女医生交流。希望学医的女娃们快点出来执业。
            • 以前女医生少吧,现在医学院招生男女比例基本是一半一半。女医生偏重一点妇产、儿科、家庭医生、病理、X光等相对轻松一点,不需要值夜班的专业。以后女家庭医生会越来越多
              • 认识一个台湾女医生,有孩子后,就全职太太了。现在该有80岁了,放弃从医多可惜,过去的人就这样,先生赚得多,就不干了。
                • 女医生要兼顾事业和家庭,还是很辛苦。所以女孩子学家庭医生和药剂都好,相对轻松点
            • 我家庭医生就是能讲国语广东话香港移民后代女医生,多大医学院毕业,非常nice,很专业,很细心,她孩子是专科医生。
    • 感觉有点冲动了,确认孩子真喜欢再推 +2
      • 怎么推?
        • 先推喜欢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