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经常有人说当医生,只要死记硬背,不需要高智商。说中国的医生智商不高,也能看病。看看国内怎么治疗新冠?你们希望把加拿大的水平拉低到中国的状况吗?

    https://mp.weixin.qq.com/s/y9_0i_7hsuWl9PB-yRzdpA

    张文宏急了:现在的治疗大多数是错的!




    全国到底多少人阳了?没有人知道。
    迄今为止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因为新冠去世了?没有人知道。
    12月31日,澎湃新闻有个汇总各地官方自己调查的数据,全国已经阳了差不多一半:
    26日四川实际感染率高于64%
    28日浙江衢州感染率约占总人口的30%-35%
    30日海南预计感染率已达50%
    30日浙江舟山感染人数比例达到30%-40%
    1月4日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全国阳性率已经高达64%,按这个比例算,全国已经感染9亿人,1月3日的详细数据如下:
    面对基层治疗新冠的情况,张文宏说,他急了!因为社区医生的很多治疗方法都是错误的!


    他指出了基层治疗新冠过程的中一些问题与注意事项,这段录音内容,值得大家耐心看完,关键时刻,能救命!
    给大家归纳总结一下这段长录音的重点:
    目前基层很多医院对新冠的治疗是错误的。输液+抗生素,可能会加重病情。病毒感染的病人一来,医生就给抗生素和吊水是无效治疗,而且本来就是肺炎还被吊了更多的水到肺里,病情越来越重。之前社区医院的治疗大多无效,很多病人用药后不见好转,又会跑到大医院;但大医院治疗效果也不佳,住院病人迟迟无法康复,自然导致病房周转率无法提高。
    目前社区医院针对新冠病人一般就开四种药:退烧药+抗菌素+咳嗽药+中药。但这大概率是在消耗病人最宝贵的病后72小时,因为这些药物都不主攻新冠病毒。很多老人服药后症状没有减轻,住进上级医院后也只是打吊瓶、吸氧,最终无法缓解肺部发炎症状,导致死亡。那些输抗生素后出现好转的病人大多并非药物起效,而是自己“命大”!
    对老年人这类高危人群,最重要的是在发病七十二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Paxlovid和一些国产药物。第二个重要的药物是激素。虽然使用激素普遍被认为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但临床研究已经证明激素治疗在对高危人群从轻症到重症转化过程中明确有效。使用抗病毒治疗加激素治疗,大多数病人会在72小时内得到缓解。
    要从地方将病人在72小时内稳住,不要错过黄金72小时,也不要让这些病人一股脑跑到大医院,造成医疗挤兑。
    张文宏给社区医院提供的建议是:(1)病人刚来时要吸氧;(2)使用抗病毒药物;(3)(如果没有细菌感染)输液,可以采取100毫升5毫克地塞米松;(4)回家好好补充营养。此外也可以用一些中药。这就是“4+x”药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大部分病人的症状,防止一些病人一拖再拖发展为重症。
    氧饱和度原来95-96,掉到93-94,甚至无需CT,肺里一定有病灶。
    营养支持,盐、电解质、蛋白质等补足。
    基层、社区卫生中心、养老院、福利院应该是救助新冠病人的主体。
    张文宏:“一个病毒性疾病,在治疗初期也没有合并细菌感染,但我们都采用以抗菌治疗为主的方案,你想让他的疾病奇迹般改善,让病毒变成细菌吗 ?那么我们的名字就得改掉,叫做“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你认为这样的治疗会奏效吗?”
    张文宏:“社区的高危人群,80 岁以上的人群,他出现了症状,在第七十二小时内要拿到抗病毒药物 。”
    张文宏:“新冠病毒在你们学教科书时还没有出来,现在有新冠病毒了,新冠病毒是现在为止唯一我们在轻症向重症转化过程中对高危人群用激素明确奏效,在全世界完成了大批量的临床研究,认为是肯定,最有效的药物!”
    张文宏:“我告诉你,这些病人被你治好的都是他自己命大,不是你治好的,你知道吗?对这个疾病,如果病人免疫功能足够好,他撑过前面几天就活过来了。”
    张文宏:“你们别告诉我现在病毒毒力很强,说我喉咙痛得了像刀割一样,我一辈子生病都没这么痛过,头痛欲裂,全身肌肉也痛,我告诉你,你只要是呼吸没问题,你的氧饱和都正常,你这个就是轻症。就算把你的喉咙割掉,你都是轻症,你熬两三天喉咙就好了。”
    张文宏:“老人发病72小时,要第一时间用上抗病毒药。这个是可以救命的!”
    张文宏:“我不管你国产进口的抗病毒药,只要能救中国人民的,使得老人不死的,我管你进口国产的,只要救得活的,我都要”
    张文宏:所以拜托大家,我们市里通过社区,我们把72小时黄金时间用到,你们把抗病毒药物用起来,然后再加激素。
    张文宏:你到区中心医院吊针什么好吊?那个地方一塌糊涂,全世界最堵的地方就是他那里,人山人海挤在一起,整个闵行区病毒载量最高的就是闵安区中心医院的急诊间。你现在把病人和家属扔到急诊里让他们去吊水,您觉得有意思吗?毫无意义。
    张文宏:“告诉他现在全世界最好的小分子药物,我不管你国产进口的,只要能救中国人民的,使得老人不死的,我管你进口国产的,只要救得活的,我都要。抗病毒药现在只有社区有,所以要社区开这个药,他们有我们这里现在全没有。
    张文宏:“如果没有细菌感染,补液里面加5毫克地米(地塞米松),然后再加一个Paxlovid,让他们自己到这里来拿。在莘庄这里吊水吊多少?不要吊太多!这些轻症病人你开这么多补液干什么?补液多全部到肺里去了!补液要开少,开到100毫升,5毫克地米,吊好了吸氧。然后再坐一个小时,他会感觉到开始爽起来了。一个地米5毫克,你知道的吊下来一个小时后,他就体温开始退了,然后氧饱和开始改善了,晚上回去开始有胃口了。”
    张文宏:要吃粥。要吃菜粥,菜里有维生素,要放点盐,要补充盐分。然后再给他说一下炖蛋。蛋白质也有了,再来点酱油,补充一些电解质!这一顿晚上吃饭,血氧饱和度就涨了。
    张文宏:“有些社区服务中心它有小分子肝素,小分子肝素就特别好。有些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院里面有小分子肝素,都用起来啊,怎么可以让这批老人这时候同年同月同日死?我们绝不允许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系再好也不许死,都得活着。”
    张文宏:“我为什么急了,是我感觉到大家没有在用正确的救治方案,该活的病人都没活下来!”
    张文宏:我在这里就告诉大家,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界点,如果到了这个临界点,你在急诊间不能疏导,那就意味着有大量呼吸衰竭的病人不能进入治疗位置,他们到不了治疗的位置,这一批重症的病人都要死掉。
    张文宏:我希望最后两个星期,我们能看到死亡率大幅度降下来。有没有可能?完全有可能,可能性非常大。抗病毒药一定要用起来,必须用起来!激素的合理使用必须用起来。然后各个中心的氧疗要到位,氧疗到位。第四回家用营养支撑。
    张文宏:我觉得新冠治疗是复杂的,但是又是简单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只是现在所有的治疗大多数都是错的。
    (以上内容整理自张文宏1月2日闵行区社区医院培训录音)

    往期文章

    对一线医护,少说空话多发钱

    疫情中的段子,治愈了我的焦虑


    • 中国考的上医学院的智商不高?我们高中高考前三名都学医了。zwh智商不高? +1
      • 那咱们不是一个时代,我们那会儿,进医学院的基本上是中游的本科生。 +9
        • 加个定语,普通医学院。 特别好的医学院分数不低。我们那时不喜欢学医倒是真的,报家门口的医学院用来备份 +2
        • 我们班第一年考上的没有一个选医学院
        • 我们那会儿学医的不是最热门的。学医的同学大多是家长希望学的,家里有个学医的看病办事儿方便。那会儿家长的意见还是挺有影响力的。
      • 我们也是,高考前几名必有学医的,学医一直都很热门。 +2
        • 中国的医学院除了几所响当当的“医科大学”之外,绝大多数都是省属市属本科,招的都是考不上一本的学生。 +7
      • 中国每个省都会有至少一所医学院, 看看这些医学院的招生分数大概就会知道中国学医的学生大概是什么水平 +2
      • 仔细研读了一下中国大学的排名。在985大学中没有一所医学院,在211大学中也是寥寥无几,怎么回事?
        • 985是因为合并了一些医学院才成为985的,单一的医学院是不能成为985的 +3
        • 被合并了,像上海一医进复旦,二医归交大,估计跟国际接轨吧。 +2
          • 铁医也归了同济 +1
        • 那是因为评985,211 要看学校规模的,这一点医学院校普遍拼不过综合大学,评不上就拿不到钱,所以绝大部分都被合并了。唯一的例外是协和,有底气单着
        • 以前协和医大,中国医大都挺不错的。
          • 协和到现在都不是什么985,211,听说刚混上个双一流😅但是在我们高考大省山东,录取分数一直高于清华北大。所以排名这种东西就那么回事儿,看看得了
            •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UW 学医学部
              • 试图合并过,又分了,矛盾太多。现在的清华医学院是清华自己搞的,单独招生,同时协和的学生前三年在清华上基础课,后面回协和
                • 估计协和不服气。
      • 中国医生智商绝对没问题,但是医德肯定比加拿大医生低。不是所有中国医生,但是医德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2
      • 看高考年份吧?80年代早中期那一拨的,成绩中低层的报医最多,当年与俺成绩差不多或更高的没有一个学医的.....南方的中山医学院很有名,高考成绩校内top10的基本就没人报.....
        • 80年代能考上大专的智商都不能低了 +1
      • 80年代中期,成绩差的才考虑考医学院(另外一个考虑的师范学院),进了医学院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后来国门开大了,知道国外医学院难考,医生地位高,国内才慢慢重视学医了。 +1
        只能说明你年龄小,你要考在80年代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那时候没人愿学医。
        • 跟这边不一样,国内的医学院一直是等级分明的,水平参差不齐,八九十年代卫生部有直属的十几家医学院,录取分数和毕业去向跟其他学校差别非常大,不能一概而论 +1
    • 越来越觉得西方选学医娃注重奉献精神很有道理。 +1
      光冲着钱当医生的,对待病人的态度完全能看出来:草率,照本宣科,甚少责任心。反观那些可能不是最高分考上医学院但不全是冲钱才干这行的:对病人很上心,细致认真,不烦不燥。有时诊断治疗的成败就在于医生多问/或多回答的那一两个问题。
      • 但现实是在西方很大部分人就是冲高收入去学医的,尽管面试时都不这么说 +15
        • 所以医学院要千方百计看看学生的EC呀。当然录取老师也不是神仙,也只能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判断。
        • 至少这种自欺欺人的精神是学医必须的 +3
          • 没错 不敢想象一群以挣钱为目标的医学院学生横空出世是啥样子😂
            • 看看现在的牙医。。。 +1
    • An IQ above average is needed, a good memory is a bonus, being meticulous in their work is a plus. +1
    • 中国医疗问题不是医生问题,更不是医生智商问题,而是医疗体系和管理问题。如新冠治疗,要么是第一时间没出台明确的治疗指引,要么是有指引但没有严格执行。 +8
      • 在中国政治永远排第一 +1
    • 我有大学同学学习不好后来改行学医的。十多年前要升职称还找我帮忙要到处抄点论文。没理他 +1
    • 问题是医生的资质无法判断。给你看病的医生可能是正经医科大学毕业的,也可能是中专生,卫校生,中医,赤脚大夫。 +3
      我家的亲戚是中专毕业的助产士,后来职称变成了产科医生,临退休竟然升任主任医生。
      • 西方国家注重医生资质,不但医生,护士的要求都挺高。中国医生良莠不齐,大城市大医院有很好的医生,所以全国人民去北京上海求医。 +1
      • 从前中国是缺医生,所以那一代医生很多没有经过正规医科教育。现在已经正规了,医学院毕业还要经过几年规培,还要考医师证,想成为医生也不容易了。
        • 经过这一套正规医科教育都是年轻人。现在如果去挂个主任号,这个主任可能以前是大专毕业。
          • 医生是个严重依赖实践经验的职业,30岁的博士毕业医生和50岁的大专毕业主任医生一起,很多人会选择大专毕业的。
            • 中国病人选择应该还是看医生的职称,病人是不知道哪个医生是大专毕业还是博士毕业的。
            • 感觉现在国内大医院的主任医生不大可能是大专的,都挺看重学历
              • 是这样。现在专家、主任医生级别的大都是八、九十年代正规医科毕业的了。
      • 助产士成为医生肯定是经过深造培训的。以前上海第二医学院只招收本市毕业生的时候,会有少量外地学生,是外省送来委培的在职医务工作者,二十八九岁,五年临床医学,毕业要求都是和高考上来的学生一样的。你的亲戚走的可能是类似的路
    • 程序员也不全是Waterloo毕业的呀,以前也有不少中专大专生,甚至没啥学历的人短期培训入职呢,也能干下来,所以结论是编程不需要高智商? +1
      • 这两件事没啥相关性吧?程序crash又不会死人。人死不能复生。程序crash了修复bug就行了。大学毕业编程不一定比得过高中毕业不上大学的。你愿意去看没有执照的医生吗?
        • 医生不是需要创新的职业,不管哪里行医,医德是最重要的,智商只是达到中等水平就可以。子坛总有人讲需要高智商,是一些人因为看到加拿大医学院难进读医的都是高智商得出的,还有一些医生家长别人说医生不需高智商,就当成说自己娃智商不高一样,极力反对。 +2
          • 信仰基督是解放前中国医学院学生的一个标志 +1
          • 医德固然重要,但是不同水平的医生治疗效果不一样。为啥中国都喜欢找名医和专家?各种新的疾病出来的时候,去找古书,神药?居然认为医生不需要创新。一个考上哈佛的女孩子就是因为在医院做义工的时候改进了一个设施,能够帮助心脏手术。
            华人父母还在逼孩子哭读死书,人家正在钻研创新。父母的眼界限制孩子的发展
          • 如果把人这个有机体看成是上帝创造的,人类对自身的知识水平还处于幼童对世界的了解。医学的还有无限的知识需要了解与创新。
            • 回楼上两位。医学在不断进步,包括对人体自身的认知和药物和仪器的研究,但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这些工作严格讲已经从医生职责分离出来了,现代医生的职责就是以医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得到承认的药品和仪器,治病救人。
              • 大唐时期先人也觉得是盛世,其实回头看愚昧不堪。现在的科技100年以后,啥也不是。
              • 普通的医生可以这样做, 不需要进行医学研究, 或者参与少量医学研究。但还有大量的医生从事医学研究与探索,开创新的治病救人的方法。回看过去几百年的医学进步,不是一步步创新得来的。 +1
          • 确实如此,从学医不需要数学就能看出,医生不需要高智商,但需要很高的品德。
    • 在西方国家不用操心医生智商,也不用假设,能进医学院的智商就低不了。 +8
      • 太绝对了,还是有部分是靠照顾名额,或自己搞通了申医学院的套路进去的。 +1
        • 能搞通医学院申请套路的智商也不会低了,比刷题拿奥奖还不少难呢,毕竟有面试 +2
          • 这个没法对比,我就知道一孩子高中同学,成绩不是最好的一波,去上一般大学去争取高GPA,然后家里帮着搞了申医的一些套路,进了医学院,当然孩子也是很努力的。敢肯定的说很多医学生刷奥数奥计,也刷不进camp🤭。肯定有医学生非常优秀甚至全能,但不是所有都是 +3
            • 人的能力是不同的, 有的人学文科很厉害, 有人学理科很厉害,理工科的优秀者可能学学文科会不及格, 反之亦然。但一般来看,学校的成绩(中学或大学)是一把比较公平衡量能力的尺子。
              • 👍
              • 加个定语,学术能力 +1
                • 有道理 +1
            • 刷奥数题不就是为了搞清楚了套路吗?又不是解决了未知的难题。 +1
              • 那你就刷刷试试看能不能刷进名单🤭
                • 那你就试试套路看能不能进医学院🤭 +7
                  • 我家孩纸没用也没兴趣,他有好朋友刷进去了,给我们聊过,很用功也很实在的年轻人。谢谢
                    • 所以对什么感兴趣的就去刷什么,别以为别人都对刷题感兴趣。谢谢 +4
        • 照顾的有,如原住民、偏远地区、特殊族裔,但数额很小,也有严格标准。至于说搞通申医套路的,应该是所有的医学生都是如此吧。
          • 是的,大部分医学生都很优秀,我只是回答上面说“能进医学院智商低不了”“比刷奥赛难”,
            • 刚发现,楼主把我一个回复删了,我记得没说什么过头的。就是说奥数前端的娃,100%高智商,比大多数医学生要高。认为不对可以批评,删帖太暴力、太狭隘。
              • 是吗?我不清楚,我从不删帖,也不匿名,大家不同想法很正常,没必要删,即便有人怼我,我也无所谓😂
                • 是啊,就是消磨时间,太认真了。😅
                  • 握手
    • 想刷题刷题,想刷套路就刷套路。刷进哪个是哪个。谁在乎CS大牛是不是靠刷题,或者医生大拿是不是靠刷套路。历来职场比较都是和自己领域的牛人比,也就肉联总喜欢和其它领域比,码工,医生,管子工,这叫一个乱。 +4
      • 以前奥数得奖很有分量,现在刷题的多了,熟能生巧,藤校也不看重奥数了。家长可以自豪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