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 工作学习 / 外语学习 / 苏修和朋友的谈话(51 ~ 55)
    继续讨论学习方法,同时推出有关英语学习的一些理念。有的理念是我自己总结的,有的是从某些高手处听来的。
    • 苏修和朋友的谈话(51)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David:你说的那个看图说话的方法,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苏修:这例子随便举。咱们google一些新闻图片出来…… OK,就用这张了。你给我一分钟,我想几个问题出来。

      ……
      David:一分钟差不多了。你想好了吗?

      苏修:想好了。如果我来帮助Cindy,我只会告诉她,这个是Hurricane Sandy在New Jersey登陆后的一个场面。

      David:你不多说点别的?

      苏修:先不说别的。如果给出太多的背景知识,我觉得会干扰整个的口语练习过程。我第一个问她的问题:What is this structure? 我期待的回答是a roller-coaster。当然我不期待她知道这个词,我会告诉她这个词的读音,然后让她解释:Have you ever ridden on a roller-coaster? If so, can you tell me how it works?

      David:啊呀,这个还真不好说。涉及到向心力,势能之类的问题。

      苏修:谁让你说那么复杂了呢。我只是希望她回答一下坐这个东西的感受。我还有别的问题呢。Where do you usually find roller-coasters? 我期待的回答是amusement parks。当然这个词她也可能不知道。没关系。我继续问:Why do you think people built the roller-coaster on the seashore?

      David:I guess people wanted the riders to enjoy the ocean view as well while riding.

      苏修:如果Cindy能说成这样,咱都不用忙活了。下一个问题。Do you think anyone was killed or injured by the hurricane while riding on the roller-coaster?

      David:答案是of course not. 几十年前就能预报飓风了,人们早都撤走了。谁能吃这个亏呀?

      苏修:这谁不知道。我需要Cindy用英语来解释这件事。

      David:真够复杂的。还有问题吗?

      苏修:最后一个问题有点难。When riding on a roller-coaster, Canadians and Americans like to scream, while Chinese usually don't. Can you guess why?

      David:我想北美的人比较喜欢表达情绪,而中国人相对保守吧。

      苏修:我不管原因是什么,Cindy要用英语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我不在乎她的猜测靠不靠谱。

      David:我的妈呀。这几个问题,你用一分钟想出来的,我可能要想五分钟。

      苏修:嗨,就当是你自己玩脑筋急转弯了。咱们都是搞IT的。QA需要的不就是这种素质吗。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也觉得我问的这几个问题还是挺不好回答的。要不你还是从牛津图画词典开始吧。

      David:你的这种方法肯定有效吗?

      苏修:我认为有效。但是必须坚持。英语学习,没有不需要坚持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把学到的东西包括讨论的录音记录下来。比如这一次,你和Cindy需要把刚学会的词,roller-coaster,还有amusement park,回去复习,要记住。

      David:这两个词是不是只给她读音不给拼写?

      苏修:是这样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这个帖子用到的新闻图片
      • 另外我帖子里的英文都是随手写的口语化的文字,而且其中一定不乏中式英文表达。如果有毛病请大家指出来。
    • 苏修和朋友的谈话(52)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David:苏修,你最开始说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你都说了吗?

      苏修:都说完了呀,口语的学习方法,不能泛泛地空喊口号,而是要注意,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必须可操作,可细化,可比较。并且需要坚持。

      David:什么是可比较?

      苏修:可比较就是你经常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为了比较和复习,我才主张每次你和Cindy的谈话都要录音存档。

      David:我明白了。你为什么一再强调,如果她遇到不会说的生词,我需要给她读音而不是拼写呢?

      苏修:中国同学里学习英语刻苦的同学有个很大的共同点。一听到一个单词,她们的反应必然是“How to spell?”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

      David:真有你的。刻苦学习,刨根问底,到你这儿成了不好的习惯了。

      苏修:别忙,听我解释。我要告诉你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一个新词也好,一个短语,一个好的句子也好,如果它在你头脑里最初的深刻印象是通过“听”来建立起来的,则这个词语,短语,句子就能够更容易地出现在你的口语表达里。相反,如果这个词,短语,句子的第一印象是通过看书,记忆单词拼写来建立的,则它就不容易被你轻松地用在口语表达里。

      David:真是这样的吗?我得好好想想。

      苏修:形象地说,从耳朵到嘴的通道很畅通,而从眼睛到嘴的通道,中间有一些有关部门设置的诸多障碍。

      David:这个有关部门是谁呢?

      苏修:是你的大脑。你一定也听说过,相对于汉语,英语是声音文字,正常的学习途径,其实就应该是从声音开始。当然了,这个整个的理念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我听一个高手讲的,我琢磨了几个月,觉得有道理,今天给你说一下。

      David:咱先假定你的这个道理是真实的。那么具体到英语学习,应该怎样操作呢?

      苏修:先不去管拼写。你听来的音,能立刻用在你的口语表达里,就算说错了一两个音节也没关系。然后你猜测他的拼写,查字典查到以后,把这个词和他的例句的音频,用技术手段整理到一个MP3文件里。这个MP3文件攒够几十个词,可以随时拿来听加深印象。

      David:你这个应该也可以算是个背单词的方法吧,这和我们当时考四六级托福GRE的背单词方式简直就是翻天覆地呀。

      苏修:这个好解释。Cindy也好,你也好,我们学单词,很多时候是希望自己随时能拿来用,用在自己的表达中。这和那些考试的目的正好是相反的。

      David:你这种学习的方式,是不是和本地小孩子的学习方式有点类似呢?他们开始学说话,谁在乎拼写呀?

      苏修: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我们毕竟是成人,没法照搬小孩子的学法,只能最大限度地借鉴一部分而已。

      David:我听很多人感慨过,要是能象加拿大的孩子那样自然地学会英语多好啊?

      苏修:这都是废话。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David:你说的练口语素材,除了看图说话,美剧能不能用呢?

      苏修:这个事情还得慢慢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是,我以前就是那个听到生词要问"how to spell”的.lol.现在一个新词听到一两次就有印象,而不再担心拼写,因为要写的话,完全可以根据读法写个大概(再加上Word auto correction,:-)).前面有同学问音标,觉得confusing,其实不用花时间在音标上,因为你不是看着音标而发音的,
        把实实在在的音听准了说对了就行.
        • 谢谢。你这个回帖提醒了我,我会在后面专门写一篇我对音标的理解。
          • 期待更多。。。
        • 呢条问题点解啊?
          • 广东人?欲知答案,且看美帝第58章.
    • 苏修和朋友的谈话(53)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David:用美剧学英语,有什么不对吗?

      苏修:美剧当然是学习英语的好素材。但是必须讲究方法。其实我认为对于象Cindy这样的初学口语的人,用美剧学英语,还是要以练习听力、学习北美文化、学习生词为主。

      David:美剧里那么多生活化的口语,如果能灵活运用不是更好吗?

      苏修:问题就出在这个生活化的口语。如果你看的是肥皂剧,里面有很多的俚语。很多国内的英语学习者以学俚语为乐趣。我认为这个对口语弊多利少。

      David:我觉得你只要学了就应该有好处啊?

      苏修:问题是,俚语这种东西,你必须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来运用,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David:要是没有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呢?

      苏修:那就会引起误解,会给别人留下非常恶劣的印象。我听一个朋友说过,她的朋友一遍遍看完Friends,在工作场合滥用学到的俚语,经白人同事善意地提醒,她才意识到问题。

      David:那你怎么才能知道一句俚语在什么场合能用呢?

      苏修:有人主张,你要把学到的俚语用在和它在美剧中出现的场合完全相符的场合,你才能用。

      David:这个主张没错啊?

      苏修:这个主张的毛病是没法操作。很多时候,你以为这个场合很合适了,可是实际上相差甚远。而且,俚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必须是生长在这个文化环境中,才能够准确地拿捏这句俚语的语气,是轻还是重。而对中国移民来说,很多时候只是通过一些什么urban dictionary之类的网站,了解了大概的意思,但是具体这个俚语到底适合不适合你说话的语境,根本没法拿捏。

      David:这个你能举个子吗?

      苏修:我原来公司有国女IT,平时温文尔雅。有一回设置服务器上的一个应用程序,来了一句 Where is the friggin' XML file? 旁边的老外同事当场石化。

      David:哈哈。估计她没搞清楚这个词的真正意思。看来肥皂剧可以看,但里面的俚语还是少学。

      苏修:我对俚语的意见是,俚语要了解,但不要专门去学;宁可不用,也不要用错。

      David:那其他的严肃题材的美剧呢?比如跟legal有关的。

      苏修:这类美剧我认为不适合象Cindy这样的口语初学者。

      David:你以前提过,可以用一段美剧,播放五分钟,然后让她复述。

      苏修:这个当然可以。但我还想说的是,还有很多比美剧更好的素材。为了练习口语,不应该拘泥于一种素材,应该各种素材轮换着用。

      David:有人说,初学者看动画片比较好。

      苏修:我估计你说的动画片是儿童卡通片。这些卡通可以看,但应该好好选择一下。Cindy是成年人,看卡通的目的是学英语和文化。所以应该多看些接近实际生活的卡通,比如Caillou,Franklin之类的,涉及很多北美文化尤其是为人处世方面的题材。而Diego,Dora之类的就不用看太多。

      David:你认为哪一类电视节目对初学者比较理想呢?

      苏修:我比较倾向于推荐好的谈话节目。有内容,有深度,口语化。

      David:你觉得看电视节目,要不要把字幕打开呢?

      苏修:这个因人而异。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我给你一个建议。这个建议需要你一点投资。

      David:说吧,几百块钱不是啥问题。

      苏修:不用那么多。你到Kijiji或者garage sale花十块钱买个旧录像机,再花十块钱买几盘录像带,把合适的电视节目录下来,这样她就可以反复看。头几遍不开字幕硬听,后两遍开着字幕。这样能把学到的东西都记住,还能尝试通过听和猜来学生词。

      David:里外里才二十块钱。这算什么投资呀?录像机能把字幕录下来吗?

      苏修:Closed caption,一点问题都没有。

      David:其实电脑上也能找到很多视频,能不能用呢?

      苏修:当然可以,但是电脑上能找到的视频,最好有脚本。我还是推荐电视节目,有字幕,有一定长度,比如40分钟的节目,让她花几个小时,从头学到尾,能够养成脚踏实地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材料如果太多太杂,对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苏修和朋友的谈话(54)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David:刚才你提到了用美剧、新闻、谈话之类的东西练习听力。你觉得听力应该怎么提高呢?

      苏修:其实中国人英语听力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最重要的,是中文思维,也就是说一边听一边翻译成中文,那当然跟不上。第二个方面是不熟悉英语的语调,外加一部分语音问题也会造成听力障碍。第三个是最次要的方面,就是词汇量不够。

      David:你说得有道理。我在这儿住了五年,才逐步地能做到听东西的时候不用中文思维。到这个时候感觉听力没有以前那么费劲了。

      苏修:对于Cindy来说,五年太长了。你要帮助她把中文思维向英文思维的转换过程缩短为一年到两年。

      David:这个太难了。我觉得培养英文思维,最好的办法是多用。在“用”中学,效果就很好。

      苏修:你的观点一点都没错,只是太笼统。你说怎么用呢?

      David:我每天和她谈一小时英文。她可以和老师、同学多说,出去多和老外说。另外她可以每天写日志。这都是“用”英文。

      苏修:你说的这些都对。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不容易经常能找到老外来谈一些深入的话题。这个你肯定也有体会。至于说写日志,可以写,但这个话题以后咱还得说说。

      David:那你说有什么办法?

      苏修:我要说的这个,不是一个办法,而是一个理念。一般人一想到要“用”英语,无非想到的就是说和写。我要告诉你的是,英语不仅是用来表达的,而且是用来获得信息的。

      David:这个我懂。你读书看报听广播,都是获得信息。甚至包括在国内做阅读理解,不也是获得信息吗?

      苏修:你听我说完。这个理念的最关键部分是,锻炼英文思维,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用英语学习全新的东西。

      David:这是什么意思呢?

      苏修:给你打个比方吧。比如Cindy明年开始学课程,就比如学代数吧。她因为以前在中国学过,那么在NAIT上代数课的过程中,她一定会不自觉地把学到的东西都在脑袋里翻译成相应的中文。

      David:这有什么不对呢?

      苏修:培养英语思维,最忌讳的就是随时随地把见到的听到的东西翻译成中文。这样的学习过程,强化了“翻译”的过程,还不如不学。

      David:那照你这么说,用英语学习全新的知识,就可以避免“翻译”。

      苏修: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你发现“翻译”根本没有任何用处,你就会静下心来用英语好好学。

      David:这个你说得对呀。我深有体会。我以前学过几门课。学数据库,软件工程的时候,我真的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全都翻成中文来理解的,考试的时候,在把脑袋里的中文翻译回英文写在卷子上。可是后来有一门课叫leadership,我因为在国内没学过,真的就是静下心来用英文学的。我现在也搞不清楚很多名词中文应该怎么翻译,而且我也不去想什么中文翻译。

      苏修:其实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课程本身不难理解。如果一门课程是全新的,还很不好理解,则对你是个很大的挑战。

      David:可能是吧。明年Cindy选课的时候,我会替她关注一下。但是如果她只是通过在学校学课程,能培养多少英文思维呢?

      苏修:你又钻进个死胡同里。我什么时候说过,用英语学新知识,就只能限于学校的课程?还有很多别的新知识可以学。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苏修和朋友的谈话(55)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苏修:我说的用英文学习新知识,不仅限于学校里设置的课程,而且也包括很多生活方面的知识,其他科普知识,甚至包括新的英语单词,都属于新知识,都应该直接用英语去学。

      David:你能说详细点吗?

      苏修:生活方面的知识,包括中国人最热衷的房地产知识,包括finance的一些知识,比如financing是怎么工作的,credit是怎么work的,line of credit是怎么work的,这些都是生活知识。如果你跟她谈这些事情,给她灌输这些知识全都用的是英文,严禁出现中文词汇,对她就很有帮助。

      David:你说得对。Cindy才二十出头,又不是白富美,这些知识在国内她肯定没接触过,基本上是空白。

      苏修:你能不能设想一种情况,说明她学的这些新知识没有受到中文干扰,而都是用英文学的。

      David:我没明白你的意思。

      苏修:比如说你把这些知识都教给了她。过些天她在街上碰到个中国人聊起房地产。结果她们的对话没法进行。因为Cindy只知道“commission”,而不知道什么叫“佣金”,她只知道“appraisal”,而不知道什么叫“估价”,只知道“lump sum payment”,不知道什么叫“首付”。这就是一种理想的效果。

      David:你这个例子很有趣。

      苏修:有趣是有趣,但这是个理想化的例子,不太可能做得到,因为周围的中国人没有不谈房子的,谈房子没有不用中文的。不过我刚才说了,学习新的科普知识,可以基本上只用英文。

      David:什么科普知识,通过什么途径学呢?

      苏修:去图书馆的DVD部,尤其是儿童DVD部,找些她感兴趣的non-fiction类的科普知识DVD,拿回来看。要保证那些科普知识是她以前不知道的。

      David:这个应该不难。按照你说的,跟着DVD学,不去想中文翻译,保证学到的这些知识在大脑里只留下英语的印象。等她学完了,我让她用中文来叙述内容她说不出来,而用英文则最好对答如流。

      苏修:理想的效果正是这样。另外我还提过,学英语生词,也要采取一种不受中文干扰的方式。

      David:你说的是英英词典吗?

      苏修:英英词典的事情,以后必须着重提一下。但这一次我不是说英英词典,而是一个网站,叫做wordlywise3000。

      David:网站?那咱们现在就打开它。噢,这是个学单词的网站。

      苏修:对了。你可以和她一起学习。虽然你水平很高了,你还是能找到一些小学三四年级的单词你还不认识的。具体的学法可以是,你们一起听音频,不看文字,让她回答每个单词的问题。当然这个根据你们自己的情况决定。你还可以根据生词来问她各种问题,要求她用英语回答。

      David:我来看看,OK,我随便打开一课,book 3,lesson 3。哈哈。我只有一个单词不认识,frail。

      苏修:你先等等,你确定你只有一个词不认识?

      David:没错。

      苏修:我问你,novel,指什么,coast指什么?用英语回答。

      David:A novel is a book about a long story. A novel is usually fictional. Coast means the land next to the sea.

      苏修:说得都对。用英语解释一个词的含义,是英语思维和口语表达的一个非常好的训练。你不必在乎她这个解释是不是准确。你只在乎她是不是很快能把自己想的用英语说出来。不过,这两个词分别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你说说?

      David:这个…… 我说不出来了。

      苏修:学单词,一定不能忽略一词多义。这两个词非常好。好就好在,它们另外的意思,没法用一个简单中文词来解释,所以只能用英文来释义。用英文释义学习单词,对中国同学非常重要。一件有力的武器就是英英词典。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小结一下
      网友:学习方法的事情你还有多少要写?

      苏修:写完英英词典这一部分,就此打住。我原本也没打算写太多,因为这个论坛上英语初学者毕竟还是少数。

      网友:国内有很多的英语初学者。你要是把这些讲给国内的初学者,他们会很受益。

      苏修:未必。国内的英语学习者,我认为他们根本看不懂我在说什么,遑论受益。

      网友:为什么?

      苏修:这个不是一句两句能说请的,但是大致就是他们不在英语环境,有些事情就是没法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国内的人都非常浮躁,绝大多数人学什么东西都是浅尝辄止。而我说的学习方法,是要求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把一两件事情做好。

      网友:你的这些理念都是你自己总结的吗?

      苏修:有一半是我自己总结的,另一半是从某高人那里听来的。

      网友:你觉得方法有多重要?

      苏修:毛竹席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最主要的。不过,如果找到科学的,符合学习原理的,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能够坚持不折不扣地实施的,完全可以把普通中国移民5年才取得的进步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期限里完成。
    • 跟各位调查一下:如果在工作中,你发现某国人同事,或者一个词说得完全错了,或者一个词完全用错了,你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醒他吗?先说我的处理方法:
      除非他问我,否则我就假装不知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为了团队,如果同事是主讲,没有其他帮助,我会尽量辅助。关健字是辅。其他情况微笑闭嘴。
      • 因人而异吧。如果对方是个可以讨论问题的对象,本人会尝试婉转提出。否则,由他去。不过本人没有国人同事,尚未遇到过此类情况。
      • 我会想我自己是否用错了,放狗一下。比如,听了几个人把HappyThanksgiving! 说成了Happy Seksgiving!就问问自己是否说对了。
        • 把th发成s 是国移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