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老故事 - 1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解放战争时期,她是一名国民党统治下的一个重要城市的高官的长女,于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后,在中学教书。他是一名工程师,喜欢机械,通晓六国语言。他们相识了,她爱上他,结婚,生子,日子平静安稳。她当时也就二十岁,马上要被提升为校长,却到了国民党撤退台湾的时候。她父母全家必须走,然而他不走,她哭着,带着孩子随父母弟妹一起在美国住了一年,而后定居台湾,位高权重,家境富蜀。

中间他们一直通信,她想让他出国,他劝说她回去,说现在政府政策好,从海外回来的都是功臣。她犹豫着,想回去与他团圆。她父亲知道后说,以他家的地位,如果她回去了,就是掉脑袋的。她不信,约好了四个人,准备一起偷渡回来。手里牵着儿子,岸边破破的小船,波涛大海,身后是血肉至亲,对面是结发白头,无论选了哪边,都是天人永隔。不知道她当时心里有没有挣扎过,临行的时候约好的五人,退缩了三个。两岸都是严密封锁的,他拜托了海军校官私开了舰船出去迎她回来。夫妻团聚,父子团圆,一切都那么美好。

后来他们又添了四个儿子,夫妻工资都很高,生活富裕。他平时喜欢自己攒点电子仪器,家里元配件一大堆。好景不长,过几年,就到了翻天覆地的运动时期。人们来抄家,看见那些电子器件,就说他私造电台,里通外国,是特务,投进监狱。

直到这一刻,他才说,自己是共产党,很多年前就潜伏下来做地下工作了,请组织明察。直到这一刻,她才知道,这个多年的枕边人,自己五个孩子的父亲,是共产党,娶了她这个国民党高官的女儿。人们当然不信,他提供自己的入党介绍人给他们察证。可惜当时潜伏都严格保密的,单线联系,他唯一的证明人已经死了。于是他这牢一做就是十几年,直到后来整理文件,人们才在积满尘土的历史资料里,看到他的入党文字记载。他被释放了,青丝变白发。当时他的党籍已经不在了,文革后,他又重新递交入党报告,六十岁去世时是个党员。

返回来说她,他被抓后,她惊恐万分,把家里的字画烧掉,金条偷偷的扔进厕所。可是不久,她也被抓了,游街批斗,非人的折磨,一关也十几年。孩子们自己生活了很多年,兄弟感情非常好。平反后,政府给她回复了教师资格,分了个两居室。

孩子们大了,他去世了,她一个人生活。政府给她安排个政协委员的名头,每年开个一两次会。她的弟妹们,都成为高官或是大公司CEO。台湾可以回来探亲时,她的两个妹妹分别回来看望过她,她们一起去市区看那座已经变成文物保护的大宅子,她告诉儿子们说,这以前是她和他的家,他们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当时的地契是怎么签的,她记的清清楚楚。有个儿媳妇是律师,特地去档案馆里察的资料,翻到那页纸,和她记忆的一点不差。

逢年过节的时候,儿子们总说起以前的日子,可她不太谈过去。孙子辈问起好时光的时候,她也就讲讲她小时候生活度假的地方,最后叹口气说,现在都已经成了保护单位,想去看看都不行了。

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

她是我一个好朋友的祖母,还健在。故事还是前些天吃饭的时候听好朋友说的,认识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朋友说,他祖母从没抱怨过以前受的苦,提起来的时候,只有平静的一句话:"GCD对不起我们。"再无他言。

听了这个故事后,引我感叹的是,她和他之间的感情。我特想问我朋友,你祖母很爱你祖父吗?当她知道他是GCD的时候,她是什么样的反应?不过我想,我朋友也不知道。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情随笔 / 一些身边真实的老故事
    • 老故事 - 1
      • 沧海桑田啊。。
      • 我想爱情是没有阶级性的吗了?
        • 什么是阶级?什么是成分?人性里有什么,它就是什么?
          • 当年他敢留下来,就应该猜出他是共党。
            • 那不一定。。。。当时许多人都想观望,毕竟故土难舍
            • 未必~~要知道当年为了劝说那些人才回国,或者是留下来的,最后在大鸣大放期间无数人。那个时候的组织上,是和颜悦色到表情严肃的。。
      • 陈淑桦的《滚滚红尘》在耳边回响 :)
        不同的是,这次是爱上了共产党员
        • 哈哈哈
      • 生活艰辛方显出爱情伟大啊。
      • 那是他们活该,民国大业就是毁在他们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的手里。。。。。。
        • 正解~ 顶
        • 真是活该, 好在上帝是公平的, 后来惩罚了这帮逆贼
      • 友情顶贴 - 1
      • 这会是一个极好的电影剧本,可惜我不会写剧本。
        • 女版《潜伏》续集。。
      • 现实的生活。庆幸我生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
      • 提点反对意见:男的为什么解放后不要求恢复党籍,非要查到了才说自己是?没有特殊原因,几年不交党费,做为自动脱党~
      • 加一个
        我也说一个朋友的故事

        这是朋友讲给我的她的义父的故事。

        朋友在5岁的时候,父亲意外死亡,留下她和2岁的妹妹以及漂亮妈妈。几年以后,妈妈经人介绍认识了她义父,一个清华毕业却因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而严重驼背的人。漂亮母亲嫁给身患残疾的义父唯一的条件就是对孩子好。现在,年近50岁的朋友谈起家事,更贴心的是父亲。

        说的是这位义父一家,国民党军人背景,父亲是国民党军医,后来被枪决,年轻的时候喜欢古董,作为唯一的也喜欢古董的儿子,这位义父继承了不少遗产,一位曾经被救过命的人曾因生活变迁将毕生珍藏的邮票送给军医,后来好大一部份留在了这位义父的手里。

        非常时期,为了保命的他们,关上们,在家里烧字画,烧邮票,毁古董

        。。。。。。
      • 所以说,除了爱情,人们还得对政治有基本的认识及基本的敏锐度,尤其是在中国。
      • GCD对不起的人数不胜数、、、
      • 无言。很想念奶奶,和从未见过的爷爷。
    • 老故事 -2
      • 期待老爷子儿子的故事。。
      • 看来呼吸妹妹还有武学渊源。只是那火暴脾气别流传下来就好……
      • 唉。。。。。。。无语。很多时候,人之善恶,只是一念之差啊
      • 所以任何人都要修身养性啊,否则,战胜不了自己后果可怕啊。
      • 友情顶贴 - 2
      • 这个贫得很有味道~
      • 止戈为武,这老爷子学的是杀、、、
      • 只习武,不懂武。叹
    • 都是文革惹得祸~
    • 家族老故事的神奇力量(转载)这个或许是人们喜欢老故事的原因之一吧 ----巨大的危机常常会让我们学会反省和发现那些因“陈旧”而被遗忘的力量。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家族老故事的神奇力量

      【http://www.newssc.org 】 【 2009-05-07 15:31 】 【 《商界时尚》 】
      巨大的危机常常会让我们学会反省和发现那些因“陈旧”而被遗忘的力量。

        文/符步

        在三个子女成长过程中,来自科罗拉多的史蒂夫?盖勒(C. Stephen Guyer)喜欢把自己祖父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作为一位银行家,尽管在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失去全部家产,盖勒的祖父却没有忘记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盖勒告诉孩子,在最黑暗的日子,濒临破产的曾祖父仍然用一辆车载着全家人奔赴加拿大看望亲人。盖勒说,这个故事的寓意是,“生活中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Matt Collins这个故事最近有了姊妹篇。盖勒要比较从奢侈的大房子搬到小房子里去了。他曾担心三个孩子会感到沮丧。但他惊奇地发现,15岁的女儿和一对 22岁的双胞胎不但不沮丧,反而表现得像当年的曾祖父一样。盖勒说,孩子们告诉他: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家人在新家里是否感到温暖,是否能敞开心扉。

        当家家户户忙着缩减开支的时候,很多父母发现,家族故事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帮助孩子度过艰难的日子。讲故事专家表示,父母的这种认识说明美国人对于讲故事的兴趣正在增加,与此同时,有关讲故事的聚会和庆典也越来越多。最新研究也揭示出家族故事的价值,将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了解与改善行为和心理健康联系起来。

        心理学教授罗宾?菲伍什(Robyn Fivush)透露,艾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曾对65个拥有14到16岁子女的家庭进行研究,发现孩子复述家族故事的能力越强,就越不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出于挫折或愤怒而产生的行为也越少。菲伍氏说:“了解家族故事使孩子们更为全面地看待自己的经历。”

        讲故事的技巧在于,要以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以这种话开头的故事就不要讲了──“在我小的时候,每天都是走路上下学,来回都要爬山,下雪天也光着脚。”按照田纳西州琼斯伯勒地区非营利机构“全国讲故事网” (National Storytelling Network)主席沙利?诺夫尔克(Sherry Norfolk)的说法,故事应该针对孩子的需求,讲述的时候要有目光接触,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不需要点出故事里面的道理,”诺夫尔克说,“孩子们凭直觉就能懂得故事的寓意。”

        几年以前,面对被迫转校,亚特兰大卡拉?弗里曼 (Carla Freeman)的女儿显得很焦虑。弗里曼就把自己小时候在社区内转校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刚转校的时候,老朋友失去联系,在新学校里也显得很不合群,但自己很快就振作起精神,结识了新朋友。弗里曼认为这个故事对女儿的成长起到了帮助,如今12岁的女儿不仅能承受打击,也乐于迎接各种挑战。

        幽默感可能使故事更受欢迎。达拉斯的斯科特?普雷格 (Scott Prengle)曾在家里给17岁的儿子鲍比(Bobby)讲述祖父的故事。在祖父成长的年代,人们非常贫困,吃不饱饭的同学会把祖父午餐吃剩的苹果核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一天吃晚餐时,鲍比拿着几乎空了的沙拉酱瓶子往盘子里到沙拉酱,斯科特笑着建议儿子效仿祖父的做法:往沙拉瓶子里加些水,确保不浪费每一滴沙拉酱。斯科特说,尽管祖父节俭的生活习惯把大家逼得要发疯,但是背后的理念很简单──不要浪费任何东西。

        鲍比拒绝减少在服装方面的支出,但是他说自己正以其它方式效仿祖父──节省回形针和橡皮筋。最近,当斯科特削减家庭开支时,他发现祖父的故事在鲍比身上产生了效果,鲍比平静地放弃了自己经常使用的健身会员卡。

        菲伍什说,有时你以为孩子们并没在认真听你讲故事,其实他们在听。罗德岛普罗维登斯的托马斯?彭特(Thomas Pontes)以为自己16岁、14岁和12岁的孩子对于祖父的故事并不感兴趣。他们的祖父是一位移民美国的农场工人,他凭借自己的双手,从只能住牲口棚到拥有自己的家庭。彭特认为,这个故事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只要拥有乐观的希望,放牛羊的农工也可以通过奋斗,最终在大西洋(16.20,0.33,2.08%)彼岸的美国站稳脚跟。

        但是当我和彭特16岁的女儿凯蒂(Katie)聊起祖父的故事,她告诉我,她不仅记得这些故事,而且因为这些故事变得更加珍惜生活,更加体会到生活的幸福。菲伍什说,即使孩子们看上去并不欣赏家族故事,慢慢的,孩子们也会意识到这些故事的重要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写得好。继续。。俺继续戒网
      • 戒网就像减肥一样,每年总要来那么十几次
        • 恩。。。有志者志长立,无志者常立志
    • 老了就开始忆旧了。10年前回老家,老爹说,我去跟你三大爷说说你去跟他学几招防身吧。
      三大爷当时八十有三,和俺爹挺要好。是俺们这个过去有名的武术之村的唯一练武之人了。
      教几个半大小子练武,小子们不会后翻跟头,三大爷气急了,说我翻给你们看。
      一个跟头翻过去,马步站的稳稳的。直叫那些小子们汗颜。

      后来三大爷和我老爹说,当时站稳了两眼直冒金星,以后再也不能翻了。
      • 哈哈,最后那个笑话,太冷了一点
    • 挺好的老故事。。前一段看了 泪王子 也是不错的一个老故事
      • 给个链接呗
    • 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