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飘零的红枫叶》连载二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越南会馆

想找体力工作,可到哪里去找呢?姚汉想到了在多伦多唯一认识的人—荆明夫妇。在电话里荆明告诉他:可以到越南会馆试试。多伦多有很多职业介绍所,洋人办的对语言要求高,华人办的要收费。越南会馆早期是几个越南人自发组织的、为越南人就业提供帮助的机构,后来,服务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移民,得到了政府的资助。会馆里有几位会讲国语的华人,很多中国移民都在那儿找到了体力工作。姚汉听了很高兴,决定去试试。
星期一的早晨,姚汉喝了杯牛奶,带足了证件, 背上双肩包,走出了家门。他抬手看了一下手表:8:20分, 越南会馆九点钟开门,现在还有点早,他放慢了步子。走着、走着,他看见远处一个门前有很多人,怎么回事? 他加快了脚步,原来那就是越南会馆。这些人都是来这里找工作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
九点钟到了,姚汉回头望了望,排队来找工的人足有百十来号。他随着队伍走进了会馆。
做接待工作的是一个越南女人,她分发给每个人一个号码,并给第一次来这里的找工者注册。轮到了姚汉,他把工卡和中国护照递给了她。 完成注册后,越南女人给姚汉一个写有“68”的号码,让他坐下等候。三三两两的找工作的人,按照顺序被带到里面的屋子里,姚汉随同其余的人继续等。大约半个小时后,从里面办公室走出来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越南女人,听旁边人讲:她叫玛丽。她说:“Sorry, no more job today.(对不起,今天没有工作了。)”
姚汉沮丧地站起身,自言自语道:“。明天应该早点来。”
第二天一早不到六点,姚汉就离开了家。街上的大部分店铺还没有开门,时而有有轨电车从身旁驶过,留下一阵阵“轰隆隆”的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在寂静的黎明中传得很远很远。
到了越南会馆,已经有四个人在那里。因为时间还早,大家聊了起来:从国内哪里来? 在国内做什么?
九点钟,姚汉和其他几位找工的人被第一批带到了里面的办公室。玛丽介绍着工作:食品厂包装需要两个人,玛丽的话音刚落,早有三个人举手示意。接着,她又介绍第二个工作:汽车配件厂,活儿比较重,但工资较高,一小时十加元。姚汉和其余几个人都想要这份工作,玛丽给他们简单地画了张路线示意图。
因为街道路口都有路示标牌,所以,姚汉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家工厂。他们走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被安排一个一个地面试。
轮到了姚汉,他来到了经理办公室。
“Good morning.(早晨好。)”经理是一位高大魁梧的西人女士,她面带微笑地同姚汉打了招呼。
“Can you tell me your background?(能告诉我你是做什么的吗?)”
姚汉不假思索地如实回答。经理直接告诉他:“Sorry, we don’t need engineer.(对不起,我们不需要工程师。)”
不管姚汉再怎么解释他能胜任这份体力工作都无济于事。
同来的一个来加拿大已半年的伙伴得到了这份工作,大家对此都很诧异:他没有工厂工作的经验,在国内是搞计算机硬件的,与其他人比较,他最不具备在这里工作的条件了,怎么可能……?
他解释道:“找这类工作,最好说是高中毕业,而且要说以前做过体力工作,这样,成功率就会高一些。”
大家听了以后,顿开茅塞:看来在这里找体力工作还真需要一些“小技巧”。
第三天,姚汉像前一天一样,早早的就来到了越南会馆。
这天,他和一位从南方来的、毕业于国内某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毅一起,得到了一个工作信息是:到一个木门制作厂做木工。
两个人兴冲冲来到了木门厂。老板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西人老头,他 打量着他们问:“What do you do? (你们是做什么的?)”
“General labour. (一般体力劳动。)”有了上次的教训,姚汉赶紧回答。
“You are not engineer, are you? (你们不是工程师,对不对?)”老头接着问道。
“No, w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不是,我们高中毕业。)”
老板诡秘地向姚汉和张毅挤了一下他那双灰色的眼睛,“嘿嘿”地笑了两声,姚汉心里“咯噔”一下:他是不是已经看出我们在说谎了。也难怪,长这么大,姚汉从没说过谎,再说了,看他和张毅一副书生气十足的样子,哪像长期干体力工作的?
老板不介意地接着说道:“$9.5/hour, come to work tomorrow, OK?(九块五一小时,明天上班,怎么样?)”
姚汉连连说道:“No problem, no problem.(没问题,没问题。)”
老板点了点头。
姚汉长出了一口气,他这才有心情扫视一下车间:不远处几个伙计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电锯发出的刺耳的声音,好像要把人的耳膜穿破似的。
与张毅分手后,姚汉来到了WAL-MART(沃尔玛特)超市,因为工厂规定:做体力劳动必须有劳保鞋。姚汉在劳保鞋货架前,左看看,右看看,最便宜的也要五十加币左右,太贵了。他真懊悔:刚毕业时,他做过车间技术员,每年公司都发一双劳保鞋,到出国前,已存几双了,考虑到出国后用不到,都送给车间的工人了。“唉!” 想到这些,姚汉深深地叹了口气:世事难料啊!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请见谅!


感兴趣的可以看链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