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学佛从何处下手? +5

    佛法的名词术语,浩如烟海,最要者不出心、相、想三字。这三个字简单的解释:1. 相是物质。2. 想是精神,或者说,是我们对物质世界所产生的种种情感、思想等等。佛法用一个想字,把它们统统概括了。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是无情的相,溅泪、惊心,则是有情的我们,对物而生的种种想。这是举个例子。

    相是物质,想是精神,那么心是什么呢?按照世俗的观点,精神不就是心吗?思想不就是心吗?情感不就是心吗?而《楞严经》告诉我们,这些都不是心。我们的思想,情感,一切作为人独立存在的标志,都不是心,而是想。那么心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佛法的大课题,更是《楞严经》的主题。实在说,如果没有楞严这么直接了当把心指给我们,我们也很难理解这个心到底是什么?并且,因为直接把心法合盘托出的经典并不多,也因此造成佛法义理的混乱。佛法通常所呈现的状态,或曰鸡汤,或曰佛系。总之是笼统模糊,而为其它宗教所轻视。

    学佛从哪里下手?我们读《楞严经》,阿难尊者请教佛陀最初方便,也就是请教最初下手处。从佛的回答来看,最直接的下手,就是悟妙明心——要明白当下的这个直观的心。然后悟后起修,才能真正舍妄想用真心,生活中才能24小时都契入在佛法里面。

    学佛,或是求精神愉悦,或是求改变命运,或是求了脱生死。不管求什么,只要用想不用心,大体都是盲修瞎练。《楞严经》比喻说:蒸沙成饭,纵经千年,只命热沙。切盼学佛者在心上多下功夫,方不付楞严苦口婆心,也算报答佛陀教诲之一二。

    • 說得很好! +2
      只是看完了還是有疑問:究竟如何從『心』下手?是不是還有後續?

More Topics

  • 尹烨说大自然的美丽是人为意识想象的,真实的自然界是不同物种之间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的黑暗深林体系,残酷的淘汰法则。
  • 内心一无所有,思想上是觉得什么都‘少’,行动是思想的聚焦,反映到行动上是不停地占小便宜。内心这个‘匮乏’的能量发射出去,自己体验反弹回来的匮乏能量,就体验一个‘万物短缺’的现实,有可能占到小便宜,但会失去很多东西,严重的失去生命,结束在地球的3维体验
  • 你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原因、有目的的,有些身边的人(兄弟姐妹、母亲、父亲等)就是为了阻址你的精神扩张而存在的;他们实际上是这个系统的代里人,设置在那里就是为了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睏难,阻址你逃离矩阵,即使他们使用的是老好人乔叔叔或你的或任何人的面具,即使你
  • 了解假人的另一个方法是注意到他们如何以神(经)质的方式尊循所有的规则,服丛一切分咐,按照他们的社绘角色的期望和要俅来思考和行动。而当面对任何新概念、新想法或新事物时,如果它们超出了他们的社绘程序,他们就会变得困惑,责怪你胡说八道,并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他们
  • 思想狭隘的人只能看到事件的官方版本,但意识更高的人不仅能理解事件的官方版本,还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为什么是假的,有什么目的,还能看到事件的真正原因。这意味着意识更高的人可以感知多条时间线,因为我将 "时间线"定义为一个或多个人的意识感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