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新三线建设来了,中西部拼抢“一顶帽子”

    来源:马江博说趋势

    新三线建设来了,中西部拼抢“一顶帽子”

      各凭本事。

      最近中西部很多省市进入了拼命争抢和疯狂自荐的模式。

      背后是因为一个经济版图的大变局来了,这被认为是在大国博弈的备份和备战逻辑下的新三线建设,而这次,叫国家战略腹地。

      重庆人大代表建议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在渝布局更多高能级产业。

      湖南人大代表提案将长株潭都市圈区域纳入国家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范围。

      陕西专家建议在国家层面支持陕西成为战略腹地主要承载地,在各方面重点倾斜。

      河南、贵州更是自荐希望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战略腹地。

      战略腹地,四个字,打破脑袋。

      一个事实是,好处太大,各地想要去抢。

      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区的发展天花板,就是看它在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版图上,所承担的功能和扮演的角色。

      拥有更高的区域定位就意味着更强的政策支持,更充足的资源供给和更优先的转移分配。

      看看当初老三线建设下的六盘水、攀枝花等城市,哪个不是因此实现工业崛起,傲立西部版图之上。

      

      资料图:四川省攀枝花市景观

      而另一个现实是形势逼人,不得不抢

      1)是中央对土地财政的收紧和对招商引资手段(税收优惠、三免三减半等)的清理。

      各地水龙头被截流,地方财政大旱,市场的钱不好赚了。

      ”卖地赚快钱“和“招商搞大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西部只能群起而争,争“国家战略腹地”的定位,争取中央更多投入。

      2)是地方激烈的竞争格局,西北不抢就得真喝西北风。

      不同城市、地区之间存在天然的竞争,同一片地区,资源、人口、政策向来都是独占型的要素,你拿走了我就没有,你占便宜我就吃亏;

      而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更会因为这种区域定位的政策倾斜而急剧放大。

      更重要的是,风向变了,大国博弈激烈化的背景下,中央发现过去那套地区均衡发展的路子不好使了,甚至严重扯后腿,现在要做的,就是解开东部的缰绳,甚至插上翅膀。

      也就形成了现在的政策导向——东部搞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西部搞安全和保障。

      中西部的战略性“让位”,也是政策的冷板凳。

      所以说白了,西北不抢就得真喝西北风。

      对中西部来说:抢不到发展的钱,就去抢安全的钱;拿不到市场的钱,就去拿中央的钱。

      对中央来说:钱一共就这么多,还有这么多地方抢,不知道给谁,真给了又怕他们不用在正地儿,操碎了心。

      而对各地的地方大员来说:财政水龙头缺水了,但要浇的地还一亩没少,各种考核指标也是雷打不动,挠破脑袋。

      所以,激烈如斯,各凭本事。